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封君与周王室之间,除军事与经济联系外,还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以朝贡、通婚、封赏等方式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周人统治的机制从而取得了道德的意义。这反映出西周
A.王室强化对封君的垂直管理B.推行儒家以德治国的政治理念
C.礼乐制度是西周政制的核心D.宗法关系成为维系王权的纽带
3 . 雍正之后,清朝形成了内阁与军机处双轨辅政的模式。军机处主要处理全国机密重大事务,具有封闭性,而内阁则负责处理大量公开性政务。这种权力分工
A.实现了中枢权力的制衡B.是强化君主专制的结果
C.加剧了清代吏治的腐败D.使军机处成为法定机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2020-06-08更新 | 320次组卷 | 109卷引用:云南省陆良县第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县一测历史试题
6 . 汉水流域襄阳境内周台遗址和郭家庙墓地的周代文化遗存表现出明显的姬周文化风格,出土器物的组合、形制、纹饰与中原姬周文化遗存基本相同,且一脉相承。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有利于凝聚亲族
B.频繁战争促进了文化交流
C.分封制推动了族群融合
D.礼乐制度维系了等级秩序
7 . 清代统治者明确宣布,皇权的行使和皇位的继承,诸如亲王摄政、立嫡、立长还是立贤等纯属皇家事务,朝中大臣不能以是否合乎礼法而置喙。这表明
A.清朝承袭了明朝制度
B.礼法制度已不合时宜
C.专制集权进一步加强
D.传统家天下体制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汉朝青州刺史隽不疑“发觉齐孝王孙刘泽谋反,诛之”;益州刺史孙宝“亲入山谷,谕告群盗,悔过自出,遣归田里”;益州刺史王尊“怀来徼外,蛮夷归附其威信。”这说明汉朝
A.刺史职能有一定变化B.监察官员职权被削
C.社会治安极其不稳定D.监察制度趋于军事化
2021-08-26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七次高考仿真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秦及汉初的尚书是宫廷掌管文书奏章的官职,与尚冠、尚衣、尚食等合称“六尚”,办公地点尚书台位于大内。东汉时,尚书台总理奏章、宣布诏令、参与决策,实际成为总理国事的中枢。古代史学家概括为“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这反映出东汉
A.汉承秦制,“国事”与“家事”兼管
B.制度创新,内朝转为外朝的变革趋势
C.加强皇权,三公无实权并渐成虚位
D.权利制约,协调中央各部门的关系
10 . 如图描述的是古代中国公元前769一公元前221年间发生的战争,其中横轴数字以10年为间隔,如4代表第4个10年。与其它类型的战争相比,姬姓国家间
A.战争次数在所有时间段均最少
B.战争减少说明姬姓封国己消亡
C.战争因礼乐制度得到有效遏制
D.战争并未因宗法血缘得以避免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