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汉朝青州刺史隽不疑“发觉齐孝王孙刘泽谋反,诛之”;益州刺史孙宝“亲入山谷,谕告群盗,悔过自出,遣归田里”;益州刺史王尊“怀来徼外,蛮夷归附其威信。”这说明汉朝
A.刺史职能有一定变化B.监察官员职权被削
C.社会治安极其不稳定D.监察制度趋于军事化
2021-08-26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七次高考仿真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2 . 明清时期,皇帝直辖六部。六部的设置,基本上沿用唐宋旧制而略有变化。六部以吏部为首,吏、礼、兵三部,按职能各设四司,户、刑、工三部,则按省设司。清代为了统管少数民族和边疆事务,还设有理藩院,与六部并列。六部的长官为尚书,副手为侍郎,习称堂官。这(  )
A.有利于提高皇权统治的效能B.推动了分权制衡体制的形成
C.使中央行政体系渐趋于紊乱D.表明六部成为最高政务机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并进一步完善;元朝以中书省总领百官,尚书省时置时废,门下省不再设置;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这一变化反映了
A.宰相的权力不断削弱B.监督制约机制的削弱
C.少数民族政权的特殊性D.政治制度的质变性质
2020-07-13更新 | 237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大理新世纪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周青铜器以礼器为主,纹饰以重环纹、波带纹、窃曲纹较为流行,种类不多,风格简洁朴素。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用途转向实用化,纹饰以抽象的几何纹为主,并出现宴乐、射猎、战争等装饰题材,呈现多样化的风格。这种变化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A.尚武风气成为主流B.青铜纹饰趋向生活化
C.政治秩序出现变革D.审美观念趋于感性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春秋时期,弑君、逐君之事层出不穷,社会舆论也多见怪不怪。时人评论说:“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这表明春秋时期
A.官僚政治得以确立B.周礼丧失规范社会功能.
C.选官制度发生变革D.社会阶层关系变化显著
7 . 洪武元年颁布的《大明令》申明,“不许乞养异姓为嗣,以乱宗族。”明朝后期修订的《问刑条例》则规定,“其财买义男,如恩养年久,配有室家者,照例同子孙论。”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A.血缘观念淡化B.社会风俗发生变化
C.实行嫡长子继承制D.纲常伦理遭到破坏
2020-06-06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云南省曲靖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商朝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商王事实上是内外服联盟的首领。周朝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这一变化说明
A.周天子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B.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统治集团内部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D.“家天下”局面正式形成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宗法制在周代完备而严格,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共有经济的支配权。同一宗族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君统宗统的合一。

——摘编自冯尔康等《中国宗族史》

材料二   清末民初,宗族组织原则发生了某些变化。1905年,上海王、朱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从事家族立宪”。1918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年修改,并经会员大会讨论通过。曹氏宗族的管理体制也开始近代化,规定族众有参与宗族事务的重大权力。此外,浙江绍兴阮氏宗族在1923年之前设立该族议事、执行二部,实行任期制,由选举产生。

——摘编自常建华撰《中国文化通志·宗祖志》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周代宗法制的特点,并分析该制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民初宗族管理和周代相比有何不同,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3)我们应如何认识宗法制的这种演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西汉初年,一些先朝的礼制如车马殉葬制度不复存在;从汉文帝到汉武帝末年,车马殉葬制度在诸侯王墓葬中重新被发现。这一变化表明西汉
A.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B.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诸侯王实力日益增强D.儒家思想重新受到重视
2020-04-15更新 | 264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