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春秋时期各国的国君一般称为公或侯,进入战国,各国国君纷纷自称为王。国王是最高政治权力的代表,总揽国家的统治权。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国君集权体制逐步形成
B.官僚政治初步取代贵族政治
C.分裂到统一的趋势加强
D.天子逐渐加强对诸侯的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汉惠帝时期在全国各郡和地方王国设置监御史,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侯王勾结,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监御史
A.代替郡守执掌地方管理
B.行使御史大夫的职能
C.成功防止地方侯国割据
D.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2018-08-21更新 | 1218次组卷 | 22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摸底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天命”是商周时期的重要观念,商人认为“天命”不可转移,而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这表明周代
A.王权与神权相分离
B.德治思想逐步形成
C.天子权力有所下降
D.对天的认识理性化
2018-08-21更新 | 1479次组卷 | 24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摸底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统计:唐开元以前官额18809员,开元二十二年人口16163863人,二者的比例为1:2460。宋朝皇祐前官额24000员,仁宗皇祐五年人口22292861人,二者比例为1:926。宋朝与唐朝相比
A.官员定额渐趋正常B.选官范围扩大
C.科举制度逐渐完善D.官僚机构庞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殷商晚期,商王的配偶逐渐有了妻妾之分。在此基础上,西周将其进一步严格化,并将其由天子、诸侯推广到卿大夫、士等各级贵族阶层。这一变化
A.强化了天子权力
B.有利于加强政权稳定性
C.降低了女性地位
D.标志着贵族政治的形成
2018-04-03更新 | 539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18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唐太宗即位之初担任门下省属官的魏征,对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尽管已经皇帝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肯署敕,该敕书终没有颁下施行。此后门下省逐渐具有封还敕书的权力。此外,尚书省的奏抄也都要经过门下省审驳。上述现象主要说明了(  )
A.门下省具有独立的行政决策权力B.唐代初期皇权与相权形成制衡
C.门下省在日常政务中居枢纽地位D.三省制是唐代的最高决策机制
2018-03-01更新 | 442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4届云南省昆明三中高三二次统检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左传》记载,春秋后期鲁国大夫季孙氏的家臣阳虎独掌权柄后,标榜要替鲁国国君整肃跋扈的大夫,此举不仅得不到知礼之士的赞成,反而受到批评。因为此举
A.不符合周礼规定B.损害了大夫利益C.冲击了天子权威D.挑战了宗法制度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期概况
   强调家庭“上事宗庙、下继后世”的血缘关系,突出“父子之序、长幼之伦”的观念。
   形成重孝风气,在财产继承上无论嫡庶都拥有同等的继承权,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家学”逐步兴起。
   私塾兴起,礼法文化下移至普通民众;唐朝保证老人和残疾人拥有一定数量的授田,并规定60岁以上免除赋役负担;唐朝中叶以后,流民大量增加,家庭较为动荡,
宋元强调父为子纲,妇女守节、“不事二夫”;同居共财的大家庭由之前的“北盛于南”转变为“南盛于北”。
明清择偶不仅要求“门第相当”,也“论财”;妇女裹小脚风气盛行;男孩在6岁左右一般要入塾读书,教材为“四书五经”

——摘编自张国刚《家庭史话》


任选其中两个发展阶段,提取有关我国古代家庭变迁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钱穆评价某一朝代的社会阶层流动:“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更无古代封建贵族及门第传统的遗存。”此现象
A.以诗取士促进唐诗繁荣
B.促进民族融合高潮到来
C.促使庶族地主开始崛起
D.使平民阶层影响力上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公元前133年,多次朝议后,汉武帝决定发兵30万征匈奴,企图诱敌深入、围而歼之。但终因汉朝官吏“具告单于”,匈奴全师而退,使汉军无功而返。据此推测,汉武帝此后采取的针对措施有可能是
A.实施推恩令
B.建立中朝
C.推行察举制
D.设置刺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