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春秋时期,弑君、逐君之事层出不穷,社会舆论也多见怪不怪。时人评论说:“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这表明春秋时期
A.官僚政治得以确立B.周礼丧失规范社会功能.
C.选官制度发生变革D.社会阶层关系变化显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西周青铜器以礼器为主,纹饰以重环纹、波带纹、窃曲纹较为流行,种类不多,风格简洁朴素。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用途转向实用化,纹饰以抽象的几何纹为主,并出现宴乐、射猎、战争等装饰题材,呈现多样化的风格。这种变化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A.尚武风气成为主流B.青铜纹饰趋向生活化
C.政治秩序出现变革D.审美观念趋于感性化
3 . 董仲舒完善了天人感应的灾异说。从理论上来看,它能够让官员利用灾异来限制皇权。但从现实运用上看,结果却背离了理论设计的初衷,沦为儒生官员政治斗争的工具,而人主往往成为灾异解读的裁判者。这主要是因为
A.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B.理论设计存在先天不足
C.灾异解释缺乏权威性D.官僚集团内部斗争尖锐
2020-05-08更新 | 97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0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5月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周代通过分封,使姬姓周人的亲族迅速遍及天下,北起燕山,南至汉水,西起陕、甘,东到齐鲁,到处都楔入了姬姓人群。这说明,分封
A.旨在抑制地方诸侯势力B.使中央有效地控制了地方
C.萌发了宗族认同的意识D.奠定了地缘政治的基础
2020-05-0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民族中学高三适应性月考卷(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5 . 雍正之后,清朝形成了内阁与军机处双轨辅政的模式。军机处主要处理全国机密重大事务,具有封闭性,而内阁则负责处理大量公开性政务。这种权力分工
A.实现了中枢权力的制衡B.是强化君主专制的结果
C.加剧了清代吏治的腐败D.使军机处成为法定机构
6 . 如图描述的是古代中国公元前769一公元前221年间发生的战争,其中横轴数字以10年为间隔,如4代表第4个10年。与其它类型的战争相比,姬姓国家间
A.战争次数在所有时间段均最少
B.战争减少说明姬姓封国己消亡
C.战争因礼乐制度得到有效遏制
D.战争并未因宗法血缘得以避免
7 .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内服是由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多延续旧族旧邦的统治,其权力源自古老的世系传承。西周时期,王畿以外的诸侯国则主要通过周天子的分封而建立。这一变化反映了
A.家国一体的国家结构
B.最高统治者权力呈现集中趋势
C.从部落向国家的过渡
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8 . 西周的官僚制度已相当完备,官僚机构庞杂,职官名目繁多。据统计,仅西周铜器铭文中提到的各类职官就有213种之多。周王室的官僚机构分为两大系统,即卿事寮和太史寮。此外,王室还设有掌管周王衣食住行的宫廷内官。这反映了西周
A.官僚政治的形成
B.国家机器逐步完善
C.分封制逐渐成熟
D.宗法制度渐趋完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代为防止“有理者不获申,无辜者反受害”,规定司法判决生效后,犯人及其家属可以依法逐级申诉,从所属县,经州、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御史台、登闻鼓院,甚至可以通过专门机构直诉至皇帝。这反映出
A.官僚机构日益臃肿
B.社会矛盾异常尖锐
C.司法实践严谨慎刑
D.专制主义不断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秦统一后,秦郡的划分十分重视地理区域的作用,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而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这样的划分客观上
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B.遵循“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
C.有利于古代经济的发展
D.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
2018-10-03更新 | 1475次组卷 | 46卷引用:昆明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中新课标第一次摸底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