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军机处并无特出之首长,亦无权向各部及各督、抚直接发布命令。盖军机处仍不过为清王室一御用机关,不得目之为政府中之最高枢机。这体现(     
A.君主强化对官僚机构的控制B.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文书
C.清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D.中枢秘书机构发生了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秦以前,一般人均可自称“朕”。秦统一后,“朕”成为皇帝的专属自称,皇帝的命令专称为“诏”,其印章专称为“玺”,对皇帝的名字也要进行避讳。这些规定的主要意图是(     
A.凸显皇帝独尊B.保证皇帝独裁
C.重建礼乐文化D.宣扬皇帝功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睡虎地秦简《语书》中论及“良吏”的判定标准:其一,明法律令;其二,人臣之忠。这种判定标准最能说明秦朝(     
A.治理国家遵循以法治国B.以品行作为选官标准
C.官员评价服务专制统治D.重视官员的法律素养
4 . 据《朱子语类》记录,唐朝中枢机制运行时,三省长官之间要历经反复多次的草拟、封驳、审定,每一个环节必须要得到皇帝的旨意才可继续下一步,最后递交尚书省进行实行。据此推测唐朝三省制度(     
A.程序繁琐,存在一定制度缺陷B.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C.集体商议,有效避免决策失误D.分割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公元前276年,楚国“复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为郡拒秦”;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黄歇提出“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据此可知,郡的设立(     
A.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B.成为各诸侯国的普遍共识
C.推动贵族政治的彻底崩溃D.为了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
6 . 清朝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同时,严厉禁止民间船只出海贸易。这一政策(     
A.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B.加剧了国家财政困难
C.利于清朝版图的开拓和巩固D.导致了沿海倭患问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中央与地方失去联系,一切制度全归紊乱,乡举里选的制度亦无从推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曹魏推行(     
A.九品中正制B.察举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
2022-12-14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道:“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此处评价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选官制度(     
A.军功爵B.分封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9 . 北宋中期,“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入”,“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虽有武臣,盖仅有也”。这体现出当时(     
A.守内虚外B.崇文抑武
C.藩镇割据D.地方机构人浮于事
10 . 在西周分封制下,天子、诸侯、卿大夫分别作为三级国家政权的君主,享有直接向下一级贵族授土、授民等决定权,而不必通过“议事会”或“代表大会”的批准。由此推知(     
A.当时中央集权雏形已出现B.分封制为分裂割据埋下隐患
C.分封制有效拱卫了周王室D.西周政权家国同构特点明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