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国家经济、政治和文化等一系列社会关系的新变化,为了扩大新兴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用全国统一的标准选拔各级官吏,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源自统治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士人治国的强烈需求。隋朝创建科举制初始,考试从形式到内容既有鲜明的制度创新性,又有显著的文化继承性;以综合素质考核为主,考试和荐举并举,科目设置比较全面,根据专业需要采取与各科相适应的方式;具有厚重的儒家文化特色,重孝重德,重礼重义,重点突出,各有侧重,符合政治用人的一贯标准。隋朝实行的科举制,是对春秋战国以来诸子百家政治文化的选择的继承,是建立在以儒家价值观念为核心基础之上的一种综合素质的考评体系。

——摘编自何宗海《科举制在唐朝的变异及其对后世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清帝谕令停科举以广学校》中断然宣布“废科举”:“科举不停,民间相率观望。推广学堂,必先停科举。……着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1905年的“废科举”.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应.震荡的烈度足以撼动清朝根基。清朝人都知道,这次“变法”,不但变了清朝的“祖宗之法”,还变了汉唐以降历朝历代的“千年大法”。

——摘编自李天纲《1905年:科举制的幻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隋朝科举制产生的条件,并概括隋朝科举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因此,魏晋以来为豪强地主所操纵的选拔官僚的“九品中正制”,就在隋文帝时废除了。代之而起的是以考试选士的科举制度。自隋文帝罢九品中正制,始立科举。炀帝时设进士等科,并命按十科举人,科举制度形成。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的原因。

材料二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摘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科举制是封建社会‘平民政治’”的内涵。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3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据阎步克《汉选官制变迁史稿》

材料二   到了东汉末年,地方门阀士族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滋生了种种腐败现象,即所谓“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曹操在北方稳定统治后,急需人才。曹操死后,曹丕在采纳陈群的建议后,开创了九品中正制,这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

——摘编自张旭华《九品中正制研究》

材料二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实行的选官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曹魏选官制度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的进步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的中央机构,临摹了唐代的框架,虽有三省,但已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二府三司”的中央行政中枢体制,即中书门下掌行政事务,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中枢与枢密院持文武两柄,号“二府”。“二府三司”各有分工、相对独立,惟皇命是从,理论上互不统属。此外还设有台谏系统,“台谏”乃御史台和谏院的合称,谏官事权重大,设立初期可“纠绳天子”,随着台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官制改革,取消了“纠绳天子之权”,台谏转而“规谏宰相违失”。在高度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下,中央机构难以长期保持这种分权制衡的状态,积贫积弱的局面也随之产生。

——摘编自李艳《宋代中枢机构的构成及其制约机制》

材料二   孟德斯鸠最早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原则,这一思想原则以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为核心,三权互相独立而又互相监督,美国的政治分权就是这一思想的成功典范。美国国内政治局势已为接受新型的分权思想做好了准备,加之作为曾经被殖民的美洲人,民众渴望更多的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因为可以说分权原则在美国的发展是一种必然。在这种分权原则下,立法、行政、司法三机构无权力中心,不存在最高国家权力机构。该原则是一个国家的权力的划分形式,一个国家的权力在谁手中、如何行使,决定一个国家内部的安定团结与发展,决定一个国家整体的发展方向,这种制约与平衡也为更多国家所认同。

——摘编自吕艳《美国政治中分权原则的再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中枢权力制衡机制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采取三权分立原则的原因,并简要评价这一原则。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分权和美国中央权力制衡机制的主要不同。
2022-08-05更新 | 397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一统”指国家在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某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治理”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甲: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表

朝代高层政区统县政区县级政区
三国两晋南北朝
五代十国道(方镇)
宋朝
元朝行省路、府、州
明朝承宣布政使司(行省)
清朝道、府

——根据周报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整编

——据《中国历史教学挂图》

材料二

西汉王朝在边疆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设置“道”进行管理,而对于归附的边疆少数民族较大的群体设置“属国”进行统辖,在西域、西北、西南、南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情况,分别设置了军政机构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唐代延续了汉代这一民族政策,羁縻府州制度便是这一政策在边疆政策治理上的一个创举。

——摘编自马亚楠《浅析中国古代因俗而治的边疆治理政策》

(1)研究本主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材料一中的史料?
(2)分析说明材料二所反映的特点与研究主题之间的联系。
(3)若进一步探究本主题,你认为还需要从哪一角度补充材料?举例说明。
(4)《三国演义》卷首语认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380年,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皇帝政务繁重。后为减轻和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为内阁制度奠定了基础,但他们很少能参与决策政事。

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人值文渊阁,参与机务决策,内阁制度正式确立;由于文渊阁处在宫内,阁臣常在殿阁随侍皇帝,故称内阁。明宣宗时,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内阁地位日益提高。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权倾朝野,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下属机构。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康熙亲政后,设南书房与内阁与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互相制约;雍正时期内阁名存实亡。

——摘编自《明朝内阁制度》

材料二16世纪初到18世纪初,内阁制依然处于萌芽状态,英国责任内阁制度起源于都权,国王的主要咨询机构逐渐发展成内阁。18世纪早期英王乔治一世统治时,当时由下院多数党辉格党领袖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首开英国责任内阁制先声,由此形成政治惯例,他实际是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其形成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摘编自《英国责任内阁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朝内阁制形成的背景。分析清朝时内阁制度最终名存实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内阁制度形成过程。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明朝内阁和英国内阁的异同。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
2020-08-26更新 | 425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初在府州之上增加路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在各路设转运使司主管财赋与漕运钱谷,设提点刑狱使司负责刑狱及保甲、军器、河渠等事务,设提举常平司掌管主管民政庶务救灾赈恤,设置安抚使司负责军事。路一级各司互不统属,各自对中央机构负责。太祖乾德元年(963年),实行以文臣知州事制度,州的行政长官称知州,并在州府设置通判制约知州。州官的任用实行避亲避籍制度,由中央委派文职京官出任,三年为一任期。乾德三年(965年),宋太祖派遣各路转运使把本路各州的税粮、金帛等如数上交中央财政。同年,宋太祖采取措施解除藩镇军权,把地方精兵集中到京师充当禁军。宋代地方制度建设,削弱了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有利于对地方政府的监管,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重大制度创新,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屈超立《宋代地方政府权力制衡机制研究》

材料二 元朝时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地方管理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中外文官制度

材料一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地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材料二在1855-1870年文官制度改革期间……最大胆的举措是八个方面借鉴和采用了中国科举制度原则,对英国文官录用制度做出了革命性的变革。第一采用科举制公开考试、自由竞争、择优录取原则……还强调了新考试制度必须和英国国情融合。

——摘编自《论中国的科举制度对近代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形成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分析中国古代文官制度选拔的特点和意义。
(2)依据材料二分析西方是如何借鉴中国考试制度的。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国时期东吴黄龙二年正月,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等人到达夷洲,吴军征服了许多山夷部落。
隋代隋大业三年,隋炀帝派朱宽到流求招抚当地土著;大业六年,流求正式归顺隋朝。
南宋平湖(澎湖)已隶属泉州管辖,中国开始对澎湖正式驻军。
元代元世祖至元年间,设澎湖巡检司,隶属泉州晋江县。
明代明太祖洪武初,琉球岛中山王受明册封,成为明的藩属,台湾改称为“小琉球”;17世纪初期,荷兰人侵占台湾,明军多次抗击获胜,但未能迫其退出台湾。
清代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清政府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摘编自宋光宇《台湾史》

材料二   台湾作为我国东部海防的屏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清代以来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海防未予足够重视。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军闯入基隆港,重炮轰击沙湾炮台;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翌年,法军进攻台湾;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面对列强的侵略,台湾军民奋起反抗。在鸦片战争中,台湾军民的抗争,有力地配合了祖国大陆的反侵略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军民掀起反割台斗争。此后,在日本统治台湾的50年里,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从未停止过。19458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025日,台湾光复。

——摘编自周文顺《近代反侵略斗争中的台湾与祖国》

材料三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和中国人民民族感情,不容任何外来干涉。新时代是中华民族大发展大作为的时代,也是两岸同胞大发展大作为的时代。只要我们和衷共济、共同奋斗,就一定能够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未来,就一定能够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对台湾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台湾受到侵略的背景及台湾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解决台湾问题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识。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