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洪武元年颁布的《大明令》申明,“不许乞养异姓为嗣,以乱宗族。”明朝后期修订的《问刑条例》则规定,“其财买义男,如恩养年久,配有室家者,照例同子孙论。”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A.血缘观念淡化B.社会风俗发生变化
C.实行嫡长子继承制D.纲常伦理遭到破坏
2020-06-06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云南省曲靖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商朝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商王事实上是内外服联盟的首领。周朝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这一变化说明
A.周天子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B.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统治集团内部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D.“家天下”局面正式形成
3 . (宋)诸府置知府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通判职掌两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这表明宋代
A.通判监督知府以加强专制B.扩大通判权力以制约知府
C.分化事权以加强中央集权D.知府与通判都无独立权力
4 . 据如图“汉至唐三省制的形成”,可得出的结论是
A.中枢决策权力弱化B.制度建设具有延续性
C.中央集权逐渐强化D.中书省地位逐步下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周青铜器以礼器为主,纹饰以重环纹、波带纹、窃曲纹较为流行,种类不多,风格简洁朴素。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用途转向实用化,纹饰以抽象的几何纹为主,并出现宴乐、射猎、战争等装饰题材,呈现多样化的风格。这种变化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A.尚武风气成为主流B.青铜纹饰趋向生活化
C.政治秩序出现变革D.审美观念趋于感性化
6 . 董仲舒完善了天人感应的灾异说。从理论上来看,它能够让官员利用灾异来限制皇权。但从现实运用上看,结果却背离了理论设计的初衷,沦为儒生官员政治斗争的工具,而人主往往成为灾异解读的裁判者。这主要是因为
A.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B.理论设计存在先天不足
C.灾异解释缺乏权威性D.官僚集团内部斗争尖锐
2020-05-08更新 | 97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0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5月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周代通过分封,使姬姓周人的亲族迅速遍及天下,北起燕山,南至汉水,西起陕、甘,东到齐鲁,到处都楔入了姬姓人群。这说明,分封
A.旨在抑制地方诸侯势力B.使中央有效地控制了地方
C.萌发了宗族认同的意识D.奠定了地缘政治的基础
2020-05-0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民族中学高三适应性月考卷(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宗法制在周代完备而严格,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共有经济的支配权。同一宗族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君统宗统的合一。

——摘编自冯尔康等《中国宗族史》

材料二   清末民初,宗族组织原则发生了某些变化。1905年,上海王、朱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从事家族立宪”。1918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年修改,并经会员大会讨论通过。曹氏宗族的管理体制也开始近代化,规定族众有参与宗族事务的重大权力。此外,浙江绍兴阮氏宗族在1923年之前设立该族议事、执行二部,实行任期制,由选举产生。

——摘编自常建华撰《中国文化通志·宗祖志》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周代宗法制的特点,并分析该制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民初宗族管理和周代相比有何不同,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3)我们应如何认识宗法制的这种演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西周至春秋时期,天子设立了“三朝”制度,即“外朝”、“治朝”、“燕朝”,后两者合称“内朝”。而“外朝”则是指天子“大询众庶之朝”,即国家在面临重大的事件时向普通民众咨询意见、宣讲政令的集会。“外朝”的设置
A.具有政治协商的色彩B.成为皇权决策的辅助手段
C.体现国家权力的制约D.表明官僚体制的逐渐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