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2 道试题
2 . 赵宋王朝一改汉州、唐道的做法,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和安抚使司等四司,四司互不统属、长官地位相侔,各自拥有独立的机构和官员,分别隶属于不同的中央部门,办公地点也不在同一州内。这种制度设计的目的在于(     
A.提高行政效率B.削弱宰相政治权力
C.强化地方管控D.建构国家治理体系
2023-04-13更新 | 1339次组卷 | 9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城关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文苑英华》专列唐朝中后期“中书制诰(诰:上告下:古代的一种告诫性的文章)”与“翰林制诏(诰)”两大品类,其中“中书制诰”占四十卷,而“翰林制诏(诰)”却占到了五十三卷。由此可见,唐朝中后期(       
A.扩大了宰相选拔的范围B.科举制提高了文官地位
C.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D.翰林侵夺了三省的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学者研究发现,“全国文武官员,上至大学士、六部尚书、各省总督、巡抚,以至各道、府,------应升调补放等事,均由军机大臣负责开列名单,奏交皇帝择取任用。”由此推知,军机处(     
A.可以选拔任免地方官员B.可以统领六部百司
C.是辅助皇权的中枢机构D.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5 . 西周宗法制度不仅适用于周室同姓贵族,也适用于分封的异姓贵族。西周王室不仅将同姓不婚的习俗发展为以法律强制维护的礼制和社会规范,还进一步规定凡同姓不问远近亲疏、相隔几代,均不通婚姻。西周实行这一度的主要目的是(     
A.保持稳固的政治格局B.维护诸侯的独立地位
C.形成开放的治理结构D.确立严格的等级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西汉时期,地方第一级行政区所辖土地人户众多,军需粮草自成一体,财力雄厚。因此,中央政府设“州”来控制地方第一级行政区。东汉灵帝时,原本作为监察区的“州”却又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州”性质的变化是由于(     
A.地方行政层级的调整B.郡国势力的不断坐大
C.镇压地方叛乱的需要D.铲除外戚势力的斗争
7 . 有学者认为,早期中国从“猴山结构”的松散联邦,逐渐发展到西周的分封制,再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最终发展为秦汉中央集权大帝国。这反映出早期中国
A.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
C.思想由多元趋向统一D.宗法血缘制度土崩瓦解
2023-03-23更新 | 782次组卷 | 39卷引用:天津市南仓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以上评价主要是针对秦始皇(     
A.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B.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C.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D.推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发展
9 . 历史学家孟森先生评价清朝某位皇帝“勤政之君,未有及世宗者”,其在位期间曾将丁银完全分摊到田赋中,史称“摊丁入亩”。下列关于该皇帝的史实,正确的是(     
A.在黑龙江流域设立奴儿干都司B.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
C.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军机处D.颁发给西藏地方政府金瓶
10 . 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威权在上,事皆亲决”。成祖时“奏章皆亲览,不假手他人”。宣宗时始有票拟之制,“凡有大事皆与群臣商议,面决可否”。宪宗以后“帝渐疏于政事”,于是票拟、廷议、廷推等决策方式日益重要,并演变成制度。这反映了(     
A.制度建设服从皇权需要B.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
C.内阁大臣代行丞相职权D.决策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2023-03-10更新 | 2572次组卷 | 17卷引用:天津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大单元教学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