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学概要》

材料二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陆续灭了六国,并采用以法家为主、兼蓄并用其他学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格局。

——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

材料三   秦朝作为中华帝国的开端,确立君、臣、民三层一元的政治结构,君主与官僚构成统治阶级。他们对千万小民的控制和支配,是其最突出的特点。秦汉政治体制规范了最基本的特征、倾向。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总结前代制度的基础上,适应新的时代特点而形成的三省制。元由三省简化为一省制,明制追唐,元承宋制……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
(2)概括材料二中秦统治者创新制度所具备的历史条件。
(3)依据材料三,分析秦统治者所创制度的影响。
2019-11-06更新 | 335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43年“蝗蔽天下”,前235年“天下大旱”,前230年和前228年又都是“大饥”……后来嬴政称自己的功劳为“堕坏城郭”和“夷去险阻”。嬴政对自己的称赞主要是基于
A.秦政府有效解决了自然灾害
B.统一使救济物资在全国畅通
C.确立起至高无上的皇帝权威
D.地方用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
2019-05-04更新 | 313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冲刺(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朝前期,世人嫁娶注重门第,之后门第观念逐渐弱化。五代时期,世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封建门第的等级观念消失B.民族交融改变世人婚姻观
C.世家大族的地位开始上升D.科举制发展影响社会习俗
2020-01-17更新 | 229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艺术班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历史学家吕思勉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封建的四次反动”应包括
A.秦朝的焚书坑儒
B.明朝的特务统治
C.唐朝设置节度使
D.汉初分封同姓王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以下为王家范、张耕华、陈江编著的《大学中国史》的相关目录:

第十章夕阳西下的帝国统治:清朝(1840年以前)

第一节“康乾盛世”的治道………

第二节末代王朝的由盛转衰………

第三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省略部分增加两条或两方面内容,并说明增加理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表内容为不同史籍对清代内阁演变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历史叙述出处
(清初)“凡军国重务不由阁臣票发者,皆交议政大臣会议。”《啸亭杂录》
(康熙时期)“章疏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其特颁诏旨,由南书房、翰林院视草。”《枢垣记略》
(乾隆时期)“密勿重务,咸在军机,内阁秉成例而行,如邮传耳。”《皇朝经世文编》
A.内阁职权逐步削弱B.中枢决策注重相互牵制
C.中央集权遭到破坏D.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
7 . 西周王朝统治稳定后,周公决定在地处中原中心地带的洛邑建立新的都城。都城开建后,据说周公看到天下的诸侯纷纷响应王朝的号召前来参加筑城,非常高兴,说:“示之以力役且犹至,况导之以礼乐乎?”由此可见,周公决定修建洛邑的重要目的是
A.加强对中原地区有效控制B.检验周王在诸侯中的权威
C.对殷商顽民进行严密监视D.建立周王朝新的政治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指出:“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荀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据此可知,科举制
A.导致了崇文抑武局面はB.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C.提高了官员执政能力D.抑制了世族门阀势力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因此,魏晋以来为豪强地主所操纵的选拔官僚的“九品中正制”,就在隋文帝时废除了。代之而起的是以考试选士的科举制度。自隋文帝罢九品中正制,始立科举。炀帝时设进士等科,并命按十科举人,科举制度形成。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的原因。

材料二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摘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科举制是封建社会‘平民政治’”的内涵。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10 . 为了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历朝历代都极重视地方行政区域的划分。下列数字所代表的行政区划与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地方行政区划设置完全吻合的是
时期秦汉汉晋魏
高层政区/行中书省布政使司
统县政区路、④、州府、直隶州府(州)
县级政区
A.①州②道③府④路
B.①郡②道③路④府
C.①路②府③道④厅
D.①郡②路③道④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