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之初,中正由现任中央职官兼任,须“德充才盛”,经郡国长官推举,报请司徒确认并予以任命。这表明九品中正制
A.无法为政府选拔优秀的人才B.有利于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
C.彻底改变了乡里评议的传统D.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
2020-07-01更新 | 746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如果把夏商时代的方国联盟比喻为一堆相互间没有太多联系的马铃薯的话,那么周代的封邦建国则是一只装满马铃薯的大口袋,它使松散的马铃薯有了较多的接触和联系。”这一比喻说明周代的封邦建国
A.具有地方分治的特征B.实现了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C.加强了对地方的管控D.促使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
2022-01-17更新 | 324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东省信宜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避讳是中国社会特有的现象。阴历一月古时叫“正月”,这是因为古代的天子要在一年的第一个月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决定一年的政事。秦始皇一月出生,取名“政”(同“正”),称帝后把“正月”改称“端月”。这反映了
A.皇权至高无上B.文化丰富多元C.小农经济发达D.郡县制度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明英宗时期“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导致武将和功勋集团出现断层,文官集团迅速崛起。明朝没了相权与皇权之争,却出现了严重的文官与皇权之争。明朝文官集团与皇权矛盾的发展
A.助推了宦官集团势力的膨胀B.使东林党人的势力得以发展壮大
C.为后来清军入关提供了契机D.适应了统治集团权力分配的要求
2022-01-18更新 | 356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田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武则天临朝称制期间,宰相中科举出身的只有韦思谦等四人。但到武则天称帝期间,仅明经、进士出身者就激增到二十人,占这个时期宰相总数的一半左右。这种变化说明了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科举制度完善并成熟
C.宰相职资发生重大变化D.世家大族进一步衰落
2021-11-09更新 | 466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晚唐诗人杜荀鹤,诗名远播却屡试不中,发出“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的感慨,并写下“闭户十年专笔砚,仰天无处认梯媒”的诗句。这反映了唐代科举
A.忽视对文化内容的考察B.受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影响
C.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D.推动了古代文化的繁荣发展
7 . 元代在地方设立行省,突破了以山川地理划分区域的传统做法,“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其主要意图是
A.防止地方据险割据B.整合资源发展经济
C.加强边疆地区管理D.完善基层行政组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汉武帝时期,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置州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巡行郡县,为“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其时,刺史的主要职能是
A.监察郡县吏治B.镇压诸侯谋反
C.参与中央决策D.管理州县事务
2020-07-01更新 | 652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材料反映了
A.禅让制开始出现
B.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
C.分封制开始出现
D.分封制开始代替禅让制
2019-09-01更新 | 868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别驾本为刺史随员,负责协助刺史处理各类文书,东汉末年多为各州刺史自行任命;隋以后别驾则由朝廷统一任命,职权也有所不同。这一变化
A.加强了刺史的监察职能B.体现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C.推动了选官制度的变革D.打破了士族对政权的垄断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