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 道试题
1 . 《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这反映出西周(     
A.周王牢固管控地方B.敬祖习俗非常盛行
C.礼制维护分封等级D.丧葬背离宗法制度
2 . 有学者指出,周灭商后,有许多不同的族群跟随西周贵族前往东方建立了陈、宋、杞等非姬姓的诸侯国;这些族群的祖先是夏、商乃至戎或夷,在封国内始终保留着对自己祖先的祭祀。据此可知,分封制
A.有利于多元一体文明的形成B.以祖先崇拜文化为政治基础
C.巩固了周王室天下共主地位D.推动了家国一体观念的兴起
3 . 有学者认为,在政治方面,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并使用人牲;而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建立了调节人际关系的礼乐制度。这一变化表明,西周时期(     
A.专制君主的权力出现异化B.治国理念趋于理性
C.初步确立起儒家伦理道德D.宗法意识日趋淡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代科举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考生还要向礼部或达官贵人投献自己的代表作,称为“投卷”。杜牧把《阿房宫赋》投给太学博士吴武陵,由其推荐给东都试官,最终以第五名中举。这体现了唐代科举制
A.兼顾文化水平和行政能力B.受到传统选官制度的影响
C.基本杜绝了高分低能现象D.没有打破社会阶层的固化
2021-05-09更新 | 1062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五校(省实、广雅、执信、二中、六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5 . 西汉刺史秩仅六百石,只相当于一个中下等县令的品秩,却“奉诏六条察州”,监察秩二千石的郡国守、相乃至诸侯王。有评论者认为,这样可以使得“官轻则爱惜身家之念轻,而权重则整饬吏治之威重”。这体现出西汉刺史制度的显著特点是
A.内容丰富,体系完备B.以小监大,以卑督尊
C.地位独立,专权跋扈D.分工合作,职责明确
2021-11-23更新 | 1008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东省信宜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在中国历史上某种选官制度的影响下,士人间曾出现过一些奇怪的作风:一为久丧,有人守丧达二十余年;二为让爵,兄弟谦让;三为推财,家人互让。这种选官制度应为(     
A.世卿世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表所示为《尚书酒诰》的若干记载,讲述了周成王时,在周公之弟康叔被封于殷都旧地以建立卫国的册命仪式上,周公对卫国君臣的训诫。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要求大意
“无彝酒”只有祭祀才能饮酒
“戒缅酒”强行断绝沉湎于酒
“执群饮”聚众酗酒的周人一律格杀,殷商遗民经教育不改正者亦格杀
A.周成王的权威遭到挑战B.殷商遗民反抗意识强烈
C.礼崩乐坏现象引发关注D.礼法并用思想得到运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马可·波罗行记》记载:“所有通至各省之要道上,每隔二十五迈耳,或三十迈耳,必有一驿。无人居之地,全无道路可通,此类驿站,亦必设立。”明代在全国均建有驿站,每隔十里置铺,铺有铺长;六十里设驿,驿有驿丞。沿线每60-80里设一个驿站。这主要表明,元明两朝
A.注重地方治理B.邮政行业发达
C.军队调动频繁D.贩运贸易发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唐初,薛元超以门荫入仕,高宗时官至宰相。他曾说:“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女(崔、卢、李、郑、王五姓);不得修国史。”这反映了当时
A.门第观念逐渐淡化B.政治制度的导向
C.历史传承得到强化D.门阀势力的衰弱
2022-05-12更新 | 580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广州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认为,秦始皇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每郡置守,掌民政;置尉,掌兵事;置监御史, 掌监察,“这种制度是仿效中央政府的”。据此可知,在秦朝
A.君主专制制度创立B.三省彼此牵制监督
C.“三公"分工明确D.地方自主权力过大
2020-06-12更新 | 1260次组卷 | 32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