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1 . 隋唐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据毛汉光统计,当时以科举出身者而言,69%为士族,13%为小姓,寒士占18%。这说明(     
A.隋唐时期的政治仍有贵族政治的特点B.隋唐时期的科举不再看重出身门第
C.隋唐时期的科举实现了社会的平等D.隋唐时期,教育得到大范围的普及
2022-11-26更新 | 904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一中明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元代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大都依次为路、府、州、县,但边疆行省则有所不同。如图为云南行省管理层级结构示意图。该图表明元朝的行省制度

A.完善了少数民族地区郡县设置B.具有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特点
C.扩大了地方行省的民政事务权D.运用犬牙相入原则以节制边疆
2022-01-12更新 | 956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广东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特点包括(     
①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尤其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②分布广泛,并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以中原为核心的方向发展;
③以血缘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神权色彩浓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07更新 | 934次组卷 | 30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12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5 . 清朝在边疆地区实行朝觐制度。其中蒙、藏、维等边疆民族上层逢年过节赴京觐见皇帝的制度称“年班”;朝廷邀请边疆民族上层至木兰行围狩猎,并于避暑山庄赐宴的制度称“围班”。这一制度的实施
A.意在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B.体现出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
C.有利于巩固国家大一统局面D.保证了边疆地区的政局稳定
2022-03-03更新 | 931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廷议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的重要方式。秦朝皇帝制度、郡县制的确立,都经过了廷议;唐朝有三省长官在政事堂合议的制度;宋明清时期廷议制度进一步规范化。该制度
A.有利于提高决策的合理性B.体现出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C.对皇权形成了有效的制约D.具有浓厚的形式主义特征
2021-05-10更新 | 1415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先秦统治者不仅建立了国家政务机关,还建立了宫廷事务官属。宫廷事务官属多由国君的亲信贵族担任,位列君侧,权倾内外,如商朝的冢宰、西周的内宰、东周的太宰、郎中令等,对政务决策具有很大影响。这种体制
A.体现出家国一体化的特点B.扩大了王朝的统治区域
C.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需要D.受到儒家治国思想影响
2021-04-17更新 | 1384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徐闻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元朝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东连高丽,东北至奴儿干(今黑龙江口一带),北达吉利吉思,西通伊利、钦察两汗国,西南抵乌斯藏,南接安南(今越南北部),做到了“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表明驿道制度(     
A.加强了大一统国家的内部联系B.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
C.推动了全国性市场体系的形成D.推动了专制主义的高度集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明代以前,皇帝的秘密信件不算是政府的正式公文,不能取得政治上法理的地位,但在清代取得了该地位,皇帝命令可以秘密送出,此之谓“廷寄上谕”。材料现象反映了清朝
A.专制统治发展至新的高度B.皇权已经不受任何因素制约
C.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强化D.军机处成为法定的行政部门
2022-05-07更新 | 745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河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宋代保留隋唐传统官称,仅代表资历、俸禄高低。文官有称为"的衔号,如殿阁学士、修撰等,其实际工作、权力则有差遣决定,多称为权知(或提举、提点)某机构事、充(或判、行等)某职之类,表示为临时委派之职事。此举意在
A.继承隋唐政治传统B.防止官员专擅权力
C.提高士人政治地位D.创新官员监察机制
2020-06-08更新 | 1586次组卷 | 4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