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观点认为“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打破这一政治平衡的做法是(     
A.唐三省六部制的完善B.元朝中书省的设置
C.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D.清雍正帝设军机处
2 . 从秦汉之独相、汉武帝频繁更相,到隋唐将相权一分为三,再到宋代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的设置及罢设政事堂。这一过程反映出(     
A.中央机构急剧膨胀B.行政事务趋于繁琐
C.专制皇权不断强化D.宰相权力日益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三省六部制在决策层面不是由哪一个部门单独负责,而是由三个省共同进行,三省长官共同组成朝廷决策班子。这说明三省六部制(     
A.加强了丞相权利B.巩固了中央集权
C.实现了民主政治D.有利于科学决策
4 . 宋初设立通判,州长官不得单独签署文件,需要通判的连署,“大郡州不及万户不置”;至于武臣驻地(     
A.官吏协作行政效率提高B.制度化导致因循守旧
C.行省长官掌握军政大权D.地方官员间的相互牵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雍正即位之初察觉督抚利用密折之机渐侵六部之权的倾向,采取两种处理办法:一是凭借自己在奏折运行中的主导地位,对督抚在奏折中提出的非分要求不予理会;二是顺水推舟,通过奏折使督抚对六部形成牵制。这反映出奏折制(     
A.导致内轻外重局面出现B.便于操纵官僚平衡内外
C.提高了督抚的行政效率D.加剧了中央与地方矛盾
2023-02-14更新 | 541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表为商周到秦朝在制度创设方面的变化。由此可知秦朝制度(     
A.加重了百姓的社会负担B.避免了统治集团的纷争
C.杜绝了地方官员的腐败D.开创了治国理政新模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太祖曾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由此可见,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A.借鉴历代经验B.提高行政效率
C.改革中枢机构D.加强君主专制
8 . 宋廷对于宦官集团非常重视,他们常常被委以重任,“衔命赴边,寄任方面”。宋廷让宦官广泛参与西北军务,甚至让其直接统军参战。这反映出宋代(     
A.中央行政分工明确B.军事决策体制紊乱
C.宦官地位开始上升D.皇权专制统治加强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国家治理的突出特征,它既指在治理实践中形成的重视和尊重一体、统合的治理制度体系,也指政治观、民族观与天下观。

要在中央、国家统一、郡县体制是我国古代大一统国家治理理念和治理体系的三大要素。要在中央是其基本形式,国家统一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郡县体制是中央集权治理体系的行政区划基础。

统一的中央集权治理体系,符合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复杂的实际,为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开展大规模公共工程建设、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了有利条件,认为不仅发挥出政治功能,也发挥出经济、社会与文化功能。

——摘编自卜宪群《大一统民惟邦本”——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


解读材料,自拟一个与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治理相关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王朝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成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边疆政策,促进了疆域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汉王朝对匈奴采取了优待和赏赐匈奴降众的政策,尊重他们的政治地位,保护他们的经济利益,使匈奴纷至沓来。尊重西域各国制度习俗,得到诸国拥护。扶植和发展边疆的农业,缩小了经济差距。推进文化交流,汉王朝在边疆地区实行的鼓励文化发展、文化交流的政策,丰富了中国文化内容,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共同提高。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二:元代在东北地区设辽阳行省,大批汉人被流放到黑龙江的奴尔干城一带,并在蒙古地区进行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屯田,在漠北蒙古设岭北行省,调动大批蒙古人、汉人、南人在和林(今蒙古国乌兰巴托)、梅海等地屯田6万多亩;在云南(原大理国属地)设云南行省,汉人张立道做劝农使时,教民播种,为陂池以备水旱,并介绍内地养蚕植桑的经验。

---摘编自齐涛《古代中国经济史》

材料三:清朝前期,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多次出兵平定西北边疆叛乱,完成了对新疆、西藏的完全统一,击败沙俄侵略,收复台湾。在承认中央王朝统治前提下,允许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有限自治;不同地区颁布了如《理藩院则例》《蒙古律例》《回疆则例》《西藏通则》等相应的法律;各地因俗设官(制),如驻藏大臣、军府、盟旗等;对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用封爵、给俸、联姻、朝觐等措施加强联系;不断赐封喇嘛教领袖,在蒙藏地区形成了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章嘉四大活佛系统;蒙古族集中生活地区划定牧区、屯田(新疆)、实行招民开垦(西南地区)等,大力发展边疆经济。

----摘编自马汝珩、马大正主编《清代的边疆政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处理边疆民族关系的方式。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朝政府开发边疆的举措。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代前期稳固边疆的特点及意义。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