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雅典城邦通过抽签产生的公民陪审团规模很大,代表不同的公民阶层,负责解释法律、认定事实、审理案件等。而在罗马,通常由专业法官和法学家进行司法解释。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的司法实践中
A.职业法官拥有审判权B.负责司法解释的主体与罗马相同
C.公民直接行使司法权D.公民陪审团维护所有人的法律权益
2020-07-08更新 | 11627次组卷 | 115卷引用: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雅典民主改革后,工商业者获得一定权利。一位雅典公民濒临破产,却不愿让家中女眷制作面包和衣服出售,认为只有蛮族和奴隶才做这种“低贱营生”。苏格拉底劝导说,为了家庭生计,自由的女人运用技艺从事商品生产是“最高贵”的行为,通过学习和练习可增进美德。这说明
①苏格拉底认为雅典社会道德沦丧
②古希腊城邦时期开始出现手工工场
③苏格拉底认为人应当求知并付诸实践
④雅典民主改革后仍有公民对工商业抱有偏见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1-09-06更新 | 4566次组卷 | 31卷引用:北京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更饱满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2019-01-30更新 | 7929次组卷 | 206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民主的模式》一文中指出:“雅典民主的一个标志是对公民美德的普遍认同:为共和城邦做贡献以及将私人生活置于公共事务和共同善业之下。”这表明古代雅典(     
A.注重维护城邦利益B.推行直接民主政治
C.公民缺少民主权利D.公民道德高于一切
2023-01-23更新 | 1609次组卷 | 39卷引用:北京市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象。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2019-01-30更新 | 5933次组卷 | 93卷引用:北京市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西塞罗在谈及罗马法时指出:“我们出生是为了正义,法不是基于人们的意见,而是基于自然……人类不存在任何差异。如果存在差异,那么单独一个定义便不可能界定所有的人。那独一无二的、使我们超越于其他动物的理性……毫无疑问是大家共同具有的。……自然这样创造了我们,是为了让我们互相共同分配和共同享受法。”由自然法体系出发,下列各项中,与之相关的是( )。
①人生而平等 ②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
③人人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 ④以法律科学和各种具体法为指导原则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2020-07-11更新 | 3437次组卷 | 38卷引用:北京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2019-01-30更新 | 4555次组卷 | 16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荷马史诗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在公元前6世纪汇编成册。从公元前5世纪起,每逢雅典四年一次的泛雅典娜节上,都有朗诵荷马史诗的节目。在现实生活中,古希腊人从荷马史诗中摘章引句,用以解答有关道德与行为的问题,甚至在城邦间的领土纠纷中引用荷马诗句来作为自己的有力证据。这表明荷马史诗
A.成为了共同历史文化心理的源泉
B.提供了政治准则和日常生活的样板
C.植根于城邦民主政治的时代潮流
D.铸就了全希腊的宗教政治道德宪章
2016·上海·高考真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罗马法某学生学习“罗马法体系”一课后,产生了疑问:古罗马的奴隶是否确如书上所说,被“摊斥在法律对象之外,不具有任何权利”?为此,他查找了资料,并撰写了如下读书笔记:

①奴隶指在罗马社会中不具有自由人身份的人,在法律上被视为物;奴隶的身份可能因出生、受到刑事处罚或在战争中被俘所致;奴隶可以被解放而成为自由人.【1】

②奴隶的释放问题是罗马法中重要的一部分.

③《十二铜表法》中就有相关的条文.【2】

④表明当时即己存在释奴现象.共和末期至帝制前期,随着罗马版图的扩大,释放奴隶的现象更加普遍.帝国大法官小普林尼的书信中就有释放一大批奴隶的记录.【3】

历史学家指出:“在罗马法中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是:虽然奴隶制度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制度,但它是和‘本性’相矛盾的”,有古罗马大法学家就认为:“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4】

由此看来,…

资料来源:

【1】《罗马法词典》

【2】《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八条、第十一条

【3】《小普林尼关于释放奴隶的书信三封》

【4】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

问题:

(1)上述“资料来源”中,哪些为一手史料,哪些为二手史料?

(2)在笔记的第一段中,哪些是对事实的陈述?哪些是该学生的评价?

(3)请你帮助这名学生解释罗马帝国释奴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1663次组卷 | 28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约公元前494年,斯巴达国王克列奥美涅斯已因未能攻占阿哥斯而遭到监察官审判。约公元前506年,斯巴达人规定两个国王中只能一王出征,还必须有两名监察官随行。此外监察官和国王还要每月交换一次誓言。由此可知,古希腊城邦斯巴达的寡头政治
A.监察官是国家元首B.国王有名无实
C.实质上是君主专制D.具有民主色彩
2022-04-25更新 | 304次组卷 | 16卷引用:北京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