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古罗马法中的裁判官告示——《乌尔比安告示》中“关于辱骂”有如下记载:“对于任何违背善良风俗进行聚众侮辱的人或者其所为之事导致违背善良风俗的侮辱,我将授予对抗他的诉权。”这一法律记载(     
A.反映了宗教对法律的入侵B.体现了对法律程序的注重
C.展示了对公民人格权的保护D.渗透了社会对秩序的轻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希腊崇尚竞技,根据普鲁塔克记载,梭伦规定在地峡竞技会获胜可以得到100德拉克马(Drachma)的奖金,在奥林匹亚竞技会获胜可以得到500德拉克马的奖金。色诺芬尼为我们描述了获得竞技赛胜利的运动员除了获得所在城邦热烈而隆重的庆典仪式外,他还将获得前排观剧、终身公餐的资格与纪念奖品。这反映了雅典
A.强化公民对城邦的认同B.重视培养公民的集体荣誉感
C.体育运动体现人的价值D.民主政治促进体育竞技发展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商、周三代的法律史料,《尚书》《竹书纪年》和金文中有所记载。春秋战国之世,各国相继变法改制。秦汉以降,法典篇目和内容既沿袭前代,又结合当时需要有所创新。到唐代已形成了较完整的法律体系,后人称中华法系。内容上,既有关于官员职责、私有财产保护、赋役征收、商业管理、民刑诉讼等综合性法典,还有多种形式的单行法规。除成文法外,我国古代在基层和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长期通行习惯法,法律形式多样。

我国古代法律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立足于农业自然经济社会,受宗法制度影响形成的等级特权制度,适应古代社会的发展;它将人们在生产中积累的有益经验加以条理化;它贯穿人本精神和伦理道德,维护家庭关系;它寓礼于法,将礼法密切结合,既增强德礼的规范作用,又赋予法律以亲和性。我国古代法律不仅对本国有巨大作用,而且对东亚诸国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刘海年《我国古代法律文化: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

材料二   罗马法律被描述成罗马人“对世界历史最持久的贡献”。这项工作始于公元前451-前450年的十二铜表法,后被视为“平等法律”的源头,全体公民均平等地受这些观念的约束。它分为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市民法与万民法。它是通过吸收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实践发展而来的,并用法律方式确定下来。年复一年,每一条法令都受到检验、修正,或者延伸。法律实践的复杂性和古老性不可避免地导致法学的兴起。……查士丁尼的法律改革具有持久深远的影响,大多数欧洲国家的民法所依据的立法原则都是罗马式的。

——诺曼·戴维斯《欧洲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法系与罗马法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罗马法相比,中华法系的突出特征,并说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家族成员及邻里间的关系,而调整这种关系的规范人们多以“礼”称之。有学者认为,全面多样的礼就是中国最早的民事法。《礼记》记载:“礼云礼云,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敬于微眇(细微处)。使民日徙善而远罪(使天下百姓日益趋向善良远离罪恶)而不自知也。”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在别的国家,法律用以治罪,而在中国,其作用更大,用以褒奖善行。”

——摘编自马小红《中国古代社会的“民法”智慧》

材料二   罗马帝国时代的法学家认为:“公法关乎罗马国家秩序,私法则涉及个人利益。”从一开始,罗马法就打着鲜明的契约烙印。正是这种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基种隐性契约关系,而非国王对臣民的命令,才是公法私法区分的逻辑起点。公法所调整的行动,必须遵循法律的规定,而私法调整的行动,则依照当事人自身的意原进行。它顺着自由的自生自发秩序在合作中扩展,这或许正是辉煌的罗马之秘诀所在。

——摘编自萧瀚《罗马法权力边界观念的起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礼作为民事法的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古代民事法相比,古代罗马私法具有的不同特征;并分析其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据史料记载,波斯帝国时期,有许多希腊人来到波斯,他们之中既有医生、学者、工匠,也有失意的政治家。波斯历代国王喜用希腊医生为御医,希腊工匠在波斯秉承国王的意旨,采用希腊风格和东方审美观,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这反映了当时
A.相互学习、多元一体B.相互学习、交流互鉴
C.人口流动、融合发展D.依据大河、农耕为主
2021-12-16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古罗马《民法大全》记载: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这说明(     
A.罗马法注重证据原则B.罗马法学理论高度成熟
C.拷问对审案至关重要D.法官审案侧重原告要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议事会司书对议事会和公民大会负责,是雅典民主政治机构中的重要职官之一,根据《雅典政制》记载:“以前,这个官吏是用举手选举的,而且通常是选任最著名而可靠的人.但是现在它已成为一种抽签选举的官职。”这一变化反映了
A.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渐入人心B.抽签选举是民主平等的一种体现
C.雅典民主制度已经达到了完善D.议事会司书的能力越来越平庸化
8 . 公元前501年,雅典人为刺杀僭主的两个贵族阿里斯托格同和哈莫迪俄斯塑造雕像,树立在市政广场上。文献记载说,这是最早为凡人树立的雕像,之前的雕像都是为神和传说中的英雄塑造的。这充分说明古代雅典
A.伯利克里改革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B.人文主义思想的正式形成
C.把僭主制看作实施民主政治的敌人D.贵族政治权力被大大削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罗马民法大全》中有记载,裁判官说:“如果船员、客店店员、骡马店伙计未将旅客交给他们保管的物品完整无损地返还给他们,那么,我将赋予这些旅客以诉权对抗船员、客店店员和骡马店伙计。”这反映了罗马法
A.关注人身安全B.强调诉讼程序
C.倡导公正公开D.重视物权保护
2021-04-20更新 | 511次组卷 | 4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〇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据记载,从公元前447年起,伯里克利大规模修建雅典卫城,同时,先后兴建帕特农神庙、雅典卫城正门、赫准斯托斯神庙以及附属于这些建筑的各种塑像、浮雕等精美绝伦、千古不朽的造型艺术杰作。伯里克利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弘扬希腊神本文化B.树立雅典城邦光辉形象
C.维护雅典民主政治D.刺激各邦对雅典的向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