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希波战争期间(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449年),雅典民主制不断深化。公元前461年,通过法案剥夺了贵族会议的参政职能,使得雅典的3个民主机构——公民大会、500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独立担负起管理国家的责任:公元前457年开始,第3等级的公民也有权担任执政官。公元前443年伯里克利开始担任首席将军,进一步完善民主制。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伯罗奔尼撒战争后,雅典历史上最不光彩的事就是所谓的民主政府审判并处死了哲学家苏格拉底。这个时期的社会和政治都很混乱,苏格拉底的死证明了雅典司法制度的脆弱。苏格拉底追求真理的热情将希腊哲学导向了一个新的方向:对内在的道德的强调。苏格拉底试图发现普遍而正确的道德,反对智者对道德价值的怀疑。他认为美德能带来幸福,最理想的生活应该是关注道德,遵循理性的指引。幸福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就是道德知识。

——摘自马克圭《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希波战争期间“雅典民主制不断深化”的表现。结合所学,概括希波战争的胜利对古希腊文明史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结合当时雅典的社会状况分析苏格拉底关注道德哲学的原因。
2 . 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需要。管窥西方法制演进,立足国情,借鉴精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斯多葛学派(斯多亚学派)关于普遍人性和普世性的自然法思想对罗马法产生巨大影响。罗马的法律体系里普遍包含着当地的习惯法,即便在公元212年所有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自由民都被赋予公民权之后,也依然如此。帝国境内的法官除了援引成文法,还享有遵循并建立判例的权力。通过几个世纪的实践,他们创造出一套浩瀚无边、既系统又灵活的法典,架构出大多数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现代法律体系的主干与分支。

——引自【美】乔纳森·戴利《现代西方的兴起》

材料二 “旧制度”下的法国法律长期被一系列疑难杂症伤害,比如司法管辖权重叠,诉讼程序缓慢且昂贵。为了纠正这种状况,拿破仑任命了一个专家委员会,耗费了两年多时间讨论司法改革问题。其成果便是一部全新的法国《民法典》。它以6世纪的罗马法和另一些法律为蓝本,将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编入法典中,在字面上将封建残余和王室特权废除了。

——摘编自【美】斯科特·克里斯蒂安松《文件中的历史》

材料三 从形式上说,帝国是原德意志邦国王侯统治者的联盟,1871年的帝国宪法实际上是王侯之间签订的条约,按照宪法的规定,皇帝享有极大的权力,他掌管外交和军队,有十分广泛且重要的行政权力,有权解释宪法。帝国建立了两院制的议会:联邦议会作为上议院,代表各邦,成员由各邦君主任命;作为下议院的帝国议会则是全体人民的代表。对于由俾斯麦一手奠定的帝国宪制,有学者评论其极为“粗拙”;有人认为它“适合1870年的德意志”。

——摘编自陈晓律主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等


(1)根据材料写出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名称。结合所学,概述斯多亚学派对罗马法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分析拿破仑编纂《民法典》的原因,概括该法典与启蒙原则的关系。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该“帝国宪法”确立的政体。对于“帝国宪制“极为‘粗拙’”的观点,请结合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和“帝国宪法”的内容予以阐释。综合材料二三概括西方法制演进的规律。
2022-01-12更新 | 4362次组卷 | 29卷引用:浙江省2022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罗马法司法体系中.万民法是比较成熟和发达的部分。它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万民法的发展给契约法律制度带来的影响就是,为了使外邦人的常识和社会实践能够接受契约双方当事人合意成为判断契约效力是否合法的唯一标准,原有的烦琐形式上的要求被逐步放弃。万民法契约法律制度最终发展为以契约当事人的合意为归宿,并对其他地域的习惯和法律兼容并包。

——摘编自赵融《西方契约法理论研究》

材料二   公元125年,爱建筑、狂热地尊崇希腊文明的哈德良皇帝亲自设计并重建了万神殿。从外面看,万神殿显得非常朴素,而且像堡垒一样笨重,甚至可以说有些俗气。但是,当你穿过那精美的三角门,走进内部时就会立刻被它宏伟壮观的气势和精美的装饰而深深折服。

——金文《极简罗马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万民法相较于公民法的优点,并结合所学分析万民法的形成对罗马社会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万神殿所体现的古希腊文化,说明万神殿内部能展现“宏伟壮观的气势”的主要建筑结构。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个时期是罗马文化的黄金时代,其中最堪注意的,第一是法典的成立。这个罗马天才的结晶,至今欧美各国的政治组织和法律,尚留着它们许多的遗迹。第二是建筑。罗马是富于公众性质的,所以公共的建筑特为发达。屋大维的改良罗马城,君士坦丁的建设君士坦丁堡,都是最好的例证。而罗马帝国的道路和桥梁至今尚为欧洲交通的基础。

——摘自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二 罗马帝国文化的性质,是很复杂的。在它的东南部,是上古文明的旧址,在它的西北部,却都是些极野蛮的游牧部落。所以,它在文化上的责任,一方面是保存和消化东方及希腊的文化,一方面是把这个消化过的文化,去传授给它的西北邻居。……由亚历山大带到东方的希腊文明未能持续太长时间。由凯撒、西塞罗和奥古斯都带到西方的同样的文明,却成了西欧其后许多成就的起点。这一发展虽然并非连绵不断,后来欧洲的成功中也有许多其他成分的功劳,但罗马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和(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说明“这个罗马天才的结晶”在维系罗马国家统治中所发挥的作用。结合所学,简述大斗兽场这一“富于公众性质”建筑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罗马人“消化”和“传授”过的政治文化精华,并以西方人文精神传承为视角概述西塞罗的贡献。
2021-11-10更新 | 17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2届高三11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代,没有哪个民族比雅典更重视自由演说,希腊文明与演说自由密切相关。在雅典,梭伦、克里斯提尼、伯里克利等演说家通过自己的雄辩才能,宣扬民主、自由,赢得多数人民的支持,完成自己民主改革的使命。由于雅典公民大会议事时留给演说家的时间并不多,因此,能够在公民大会上演说的演说家也只能是少数被人们信任的人。这些人往往成为城邦事务的实际领导者,利用人民的信任推行公民大会的决议。虽然演说家的出现往往招致反对派的不满,但他们作为城邦政治的李生物,却能够积极维护公民的权利,捍卫城邦的政治地位,并使雅典公民大会一直对寡头政治取向心存警惕。

——摘编自杨巨平王志超《试论演说家与雅典民主政治的互动》

材料二   公元前5世纪,雅典政治领袖往往也是军事将领,雅典将军普遍参与政治活动。公元前4世纪时期,将军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日趋减弱,公民大会受到演说家的控制,演说家成为政治上的活跃者。亚里士多德认为,伯里克利是雅典将军参政向演说家参政的转折点,在伯里克利之后,雅典将军与演说家在政治上逐渐分离,演说家与将军区分十分明显。演说家的出现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演说家是雅典民主政治始终都存在的传统。公元前5世纪后期以及公元前4世纪的战争,虽然给雅典将军提供了展示军事实力的舞台,但长期的海外作战,也割断了将军与政治的关系,雅典政治领袖逐渐由将军向演说家转变。

——摘编自晏绍祥、张岩《“沉默的”将军:古典时期雅典将军参政情况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雅典演说家对城邦政治发展的贡献,并指出其体现的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雅典政治领袖身份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曾经指出,罗马法固然是奴隶制社会的法律,但它同时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是“商品生产即资本主义以前的商品生产的完善法”。因此它也必然“包括着资本主义时期大多数的法律关系”,而且可谓“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当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主义生产兴起之时,它便应运而起,充分地为后来的资产阶级民法所效法和采用。

——江平等《罗马法基础》

材料二   虽然斗兽场曾经有着浓郁的剥削色彩和血腥的味道,但是斗兽场作为一个建筑本身是值得敬仰和敬佩的建筑。它是建筑历史上的奇迹,一是它的规模之宏大,气势之磅碑,建筑之精美,巨大与精美的石头构成了这个完美的建筑。二是,对于如此宏伟的建筑,它的每个细节都很完美,每个柱子的雕刻,每个石阶的建造都严格依照一定的标准,来不得半点马虎。对于一个建筑的评价,它所具有的人文气息要比它本身更有价值。

——摘编自陈婷《意大利罗马斗兽场的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发展史中的地位,并分析罗马法在近代“应运而起”的相关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大斗兽场“如此宏伟”的主要表现,并进一步说明它的“血腥味道”和“人文气息”。
2021-04-14更新 | 238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衢丽湖三地市2021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2020-07-09更新 | 11410次组卷 | 63卷引用:浙江省2022年6月高考历史真题变式--材料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了私有制的时候,详细的罗马私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后来资产阶级强大起来,这时候法便在一切国家里(法国是在16世纪)开始真正地发展起来了,除了英国以外,这种发展到处都是以罗马法典为基础的。但是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二孟德斯鸠认为,暴君政体是靠恐惧来维持的,在这种政体下,君主把自己看成是一切,把其他人都视为草芥,同时不要任何法律,君主个人的意志就是法律。暴君政体破坏了整个社会,暴君政体也违反了人性。孟德斯鸠还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按照他的看法,只有划分国家的权力,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才能避免暴君政体。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罗马法对近代西方法律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孟德斯鸠“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阐述这一办法在美国政体中的表现及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希罗多德是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因代表作《历史》被西方称为“历史学之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青年时期,希罗多德反对个人独裁的僭主统治,并到埃及、巴比伦、黑海北岸等地广泛游历。大约公元前447年,他来到雅典,与“第一公民”伯里克利等人过从甚密。在那里,他积极参加城邦的文化教育活动,写诗作文,登台演讲。据说他把自己的作品当众朗读,曾获得过一笔相当丰厚的奖金。
——摘编自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国王齐欧普斯当政的时候,他强迫所有的国内人民为他做工。“他们分成十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三个月……国王修造这些地方是打算用它们来作他自己的陵墓……建造用了二十年,它的底座是方形的,每一面有八普烈特隆长,它的高与之相等。”
——希罗多德《历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伯里克利为什么被称为雅典“第一公民”?根据材料一,分析希罗多德身上所体现的古希腊公民素质。
(2)指出材料二中建筑的汉译名称,并概括它的象征意义及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