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他是如何划分社会等级的
A.按照出身B.按财产的多少C.依据血缘D.离城邦远近
2 . 梭伦在改革中“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克里斯提尼改革规定“所有居住在同一村庄的人彼此都是村民,他们不再用祖上的名字相称,而正式以村庄的名字相呼。”二者的共同作用是
A.打击了贵族势力B.实现了人人平等C.维护了私有财产D.消除了贵族特权
2021-10-29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我手持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不公平的占着优势”这里的“两个阶级”是
A.奴隶和奴隶主B.贵族和公民C.贵族和平民D.贵族和奴隶
2021-10-2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雅典主要的社会矛盾是
A.贵族与平民的矛盾B.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
C.平民与奴隶的矛盾D.雅典与希腊其他城邦的矛盾
2021-10-2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公元前8—前6世纪的古希腊城邦,一般各城邦都有贵族会议、公民大会等政权机构,如斯巴达的国家机构由国王、公民大会、长老会议和监察官组成政治制度;雅典的国家权力掌握在公民大会、议事会、官员和陪审法庭手中。这反映出,希腊城邦当时
A.普遍建立了民主政治体制B.形式上带有原始民主的遗风
C.寡头政治与贵族政治并存D.工商业奴隶主掌握政治权力
6 . 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不分出身、性别、贫富,凡是年满一定年龄的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但雅典的民主,又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不是古代中国式的一人统治,一家之言。材料中“伟大的创举”指
A.延续古代中国式的管理模式B.使所有的雅典人拥有管理国家的权利
C.雅典三权分立与制衡的民主模式D.创造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7 . 在古代雅典,无论是经抽签还是选举任命的官员,只有通过任职资格审查程序并且完成宣誓仪式后,才能正式管理城邦的事务。虽然公民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履行公共职责,但官员候选人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接受任职资格审查。这些规定旨在
A.强化公民权利B.减少官员数量C.维护城邦政治D.确立宪法权威
8 . 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时,罗马的法律还是习惯法,它的解释权操控在贵族法官手里。法官利用这项权力为贵族谋利益。平民经过长期的斗争,于公元前449年迫使贵族成立十人委员会(十人团),制定和公布成文法即《十二铜表法》。由此可知,《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A.推动了罗马民主政体的建立B.实现了公民的平等
C.得益于平民的权利意识增强D.取消了贵族的特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古罗马帝国初期,昔里尼行省(位于希)居民对一些不法罗马人不满,皇帝奥古斯都得知后颁布法令:该行省境内不应许可罗马人出面检举告发希人、杀害希腊人之案件,除非他拥有罗马公民权荣誉,为干预其亲属同胞之死而采取行动。这反映出当时罗马法
A.旨在维护当地居民权益B.重视提高公民道德素养
C.适度保护了外邦人权益D.立法出现专门纠错程序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秦朝制定《秦律》,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成为中国古代法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自此,“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等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后世。……而古罗马法,私法(保护私人利益有关所有权、债权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发展异常充分,以个人权利为本位,权力服从于法律,公开审判,追求正义,法治精神贯穿于罗马法律体系之中。

——改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材料二   中国古代在自然经济和专制统治环境下,不具备产生诸如自由、平等、权利、义务等近代民法观念的条件。现今中国民法,是清朝末期从外国继受而来。甲午战败和庚子事变后,清廷推行新政,1907年设立修订法律馆,“参酌西洋法制”,起草民刑各法典。1908年民法典起草正式开始,……1910年底,“大清民律草案”完成。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在“大清民律草案”基础上继续主持起草民刑法典,称为“第二次民律草案”。1930年,国民政府在此前民律基础上修订的《中华民国民法》颁布实施。此前,在清政府、国民政府和列强续签商约时,提出废除领事裁判权,列强均以颁布民商法典、法治完善为放弃该权的条件。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序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民法精神并归纳中国制定民法典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