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罗马文明比希腊文明更厚实和更成熟,在于制度文明和社会伦理在罗马文明中已经开始形成,并最终决定着日后西方文明发展的趋势。这说明罗马文明的价值在于
A.单一政体中的权力制衡原则B.法律制度的基石作用
C.改造犹太教而形成了伊斯兰教D.创造了世界最早的古文明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   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召开3—4次,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采取投票或举手的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

——摘编自蒋云芳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三秦汉以后,皇权集中成为中国政治的一大趋势。到清代,皇权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君主独裁成为清朝的“祖制”“家法”,神圣不可侵犯,即所谓“天下大事,皆朕一人独任”。

——摘编自高翔《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三省制的特点,归纳三省制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主要政治条件。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古代中国与雅典政治制度的实质。

2018-11-3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一条规定,“除威士塔修女外,妇女受终身的监护”;在《罗马民法大全》里规定,“禁止剥夺妇女的自由。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禁止其自由受到限制”。这一变化表明
A.罗马法律体现对生命和财产的尊重
B.罗马法超越了种族与性别的界限
C.罗马法兼顾了社会各个群体的利益
D.罗马女性的法律地位得到了提高
2020-04-13更新 | 367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自公元前8世纪,希腊开始进入城邦时代。城邦的诞生不仅为法律开辟了广阔的用武之地,而且也为人们的思想观念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希腊人崇尚法律观念、维护法律权威的观念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观念就诞生在这个自由的精神世界之中,如斯巴达的法律制度,由其政治制度的创建者来库古以“神谕”的形式传达,因而具有极高的权威性,斯巴达人也由此养成了极强的守法观念,他们自愿服从来库古法律的约束,极少违反,他们将对法律的遵从看成是一种“美德”。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法律具有至上权威是法治的关键,而良法是法治的基石,这是法治的两大基本要素。

——《浅谈从古希腊到现代西方法治理念的转变》

材料二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理性是不成文的法律,法律只不过是成文的理性而已。

——《浅谈从古希腊到现代西方法治理念的转变》

材料三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伸,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十二铜表法》是当时罗马社会政治斗争,特别是平民与氏族贵族斗争的产物。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它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

——郭守兰等《西方法文化史纲》


(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在治国理念上有何变化?材料二与之相比有何进步?
(2)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二铜表法》产生的背景条件及其重要历史影响。
(3)你认为罗马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019-03-0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邵武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罗马共和国晚期,程式诉讼逐渐成为主要诉讼形式。程式内容包括案情要点和审判原则,摒弃了原来法律诉讼中的严格用语、姿势、动作等形式,只需说明情况和建议并最终根据情况做出判决。这一变化体现了罗马法
A.由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
B.从注重形式到灵活实用
C.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2018-09-03更新 | 659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永泰三中2019届高三九月份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把着眼点放在人的权利和财产关系问题上,而不像早期的《十二铜表法》那样放在诉讼程序中的“正义与不正义”之分的问题上。这一变化反映出
A.罗马商品货币经济获得发展
B.“法律神授”的观念已被打破
C.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消除
D.罗马法的法律原则灵活多变
2018-01-0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普通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古罗马最初的法学家全部是僧侣贵族,解答法律的权力也为他们垄断。奥古斯都执政时期,法律解答逐渐突破了僧侣贵族的垄断,若干法学家被授予解答法律的特权。这一变化
A.打破贵族垄断法律,提高平民地位
B.关注奴隶利益,追求公平正义
C.适应国家发展需要,推动法学进步
D.扩大统治基础,维护社会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雅典议事会的成员由400人改为500人,每(地区)部落出50人,而在以前,每(血缘)部落则出100人。上述变化发生于
A.梭伦改革前
B.梭伦改革时期
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D.伯利克里任首席将军期间
2016-11-27更新 | 206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0年厦门理工学院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秦朝制定《秦律》,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成为中国古代法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自此,“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等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后世。……而古罗马法,私法(保护私人利益有关所有权、债权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发展异常充分,以个人权利为本位,权力服从于法律,公开审判,追求正义,法治精神贯穿于罗马法律体系之中。

——改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的政治、经济、法律特权,迫使中国匆匆迈入到近代,这种被动的社会转型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巨大断裂,社会现实和法律制度严重脱节。1902年,两湖总督张之洞以兼办通商大臣身份,与各国修订商约。在此期间,英、日、美、葡四国提出在清政府改良司法现状“皆臻完善”以后,可以放弃领事裁判权。清政府随后下诏:“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开启了清末司法改革,以因应形势变化,挽救权力危机。但在引进西方法律原则、制度的过程中,遭到传统礼教派的强烈反对,清廷秉持“旧律义关伦常诸条,不可率行变革,……惟是刑法之源,本乎礼教”的修律宗旨,在移植和妥协中,艰难推进。

——改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律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的差异,并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绪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司法改革的历史背景,并作简要评价。
2017-05-13更新 | 146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安溪第八中学2018届高中毕业班第4周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