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4 道试题
1 . 苏格拉底提出拥有知识和美德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柏拉图主张社会分工应参考智慧和品德,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要优于人治。由此可知,三位哲学家的共同主张是(     
A.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B.强调智慧与德行统一
C.批判雅典直接民主制D.维护城邦的奴隶制度
2023-01-0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记录了公元前5世纪前期至公元前411年,斯巴达和雅典之间的战争。书中提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后人概括为“修昔底德陷阱”。“雅典势力的增长”的原因之一可能是(     
A.《汉谟拉比法典》巩固了君主统治B.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
C.刹帝利武士集团有效的保卫了国家D.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力
3 . 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民众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投票。如果公民大会的决策成功,荣誉在他们;反之他们就要把责任推到建议者或行为者身上。这表明雅典
A.民主决策机制存在缺陷B.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C.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D.直接民主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2022-01-31更新 | 27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古罗马法学家特里封宁曾举例说,某人在别人那里寄存了100元,事后因重罪被流放异邦而失去了罗马市民权,但他仍按照契约拥有索回的权利。之后他又否定了这种权利,因为从维护整个法律秩序的本质来看,应该没收寄存的钱。这反映了罗马法
A.注重保护个人的私有财产B.遵守诚实信用原则
C.强调忠实契约须符合正义D.缺乏客观统一标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设都察院代替一台三院体制,监察百官,以为皇帝耳之寄;又设六科给事中,以察六部;地方监察设监察御史。明代制定的监察法律数量丰富,内容充实,细致严密,而明代监察制度以及监察立法的情况均体现出了依附于高度强化的君权之上。

——邱前锋《中外监察制度流变兼论我国监察权的法制化》

材料二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

——【美】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归纳概括明朝和古代雅典监察制度的特点,并谈谈对我国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督机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公元前5世纪中期,陪审法庭从公民大会中分离出来,成为雅典民主制的核心机构之一。伯利克里时期,陪审法庭成为国家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陪审法庭的变革反映了雅典
A.公民队伍的壮大B.民主机构的完善
C.民主进程的开启D.民主政治的发展
7 . 有人认为,《十二铜表法》的编纂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十二铜表法》
A.代表了平民阶层利益B.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完成
C.是罗马万民法的起点D.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近代欧洲曾出现“罗马法复兴”现象,如14世纪,在法国兴起了独立的“罗马法学派”;在荷兰是以格劳修斯为代表的“理性法学派”,从人类理性出发研究罗马法;在德国是以萨维尼为代表的“历史法学派”研究罗马法。这一现象说明罗马法
A.基本内容仍有生命力B.适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
C.某些原则仍具借鉴意义D.成为史学研究的理论指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法学阶梯》是罗马法逐渐成熟的标志,他确立了罗马私法的三大中心:人、物和诉讼。围绕“人”这一中心,论述了罗马市民、拉丁人和归降者等基本问题。围绕“物”这一中心,论述的是物法关系、债法关系(包括契约之债和非契约之债)以及财产继承和转移等基本问题。这表明罗马法
A.具备严密的逻辑体系B.揭示了自然法的基本精神
C.注重私有财产的保护D.体现了公民法的法律主体
10 . 古代雅典几乎所有公职都对全体公民开放,并由抽签选举产生。这反映了当时雅典实行
A.寡头制B.君主制C.中央集权制D.民主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