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2 道试题
1 . 政厅公餐是雅典城邦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一般用于奖励那些对城邦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如斯泰西斯法令中规定了授予刺杀僭主者哈默迪乌斯和阿里斯托格通终身政厅公餐的资格,并且强调这个资格可以由长子继承世袭。这一制度旨在(     
A.强化城邦公民的集体认同B.维护雅典贵族世袭特权
C.保证雅典公民的平等地位D.提升官员的参政积极性
2 . 565年,东罗马帝国的法学家把查士丁尼一世于535年至565年间陆续颁布的168条新敕令(以行政法规为主,包括部分关于遗产继承制度方面的规范)汇编成《查士丁尼新律》,以作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学家的这些做法(     
A.旨在总结罗马法学成就B.有力捍卫了土地私有制
C.为近代司法提供了渊源D.利于完善罗马法制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希腊人的整体精神和他们的文化与城邦紧密相连,他们在诗歌和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最高成就都归于公共生活,而非私人的快乐王国。古希腊的艺术家们将体现城邦的精神面貌视为己任,他们在艺术中注入“优秀”的品质,使其成为全民道德典范的象征。据材料可知古希腊(     
A.高尚的道德成为全民追求B.文艺适应了城邦政治的需要
C.文艺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D.人文精神影响社会各个领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雅典城邦的司法审判中,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这(     
A.有利于保证判决的公正B.充分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优越性
C.体现了审判程序的民主D.体现了民主程序与公正结果的一致性
2023-01-19更新 | 18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古罗马共和国早期的教育强调孩子对法律和公共生活的熟悉。据记载,儿子会在法庭集会时跟父亲去听公共辩论;若父亲是议员,则儿子可以跟父亲前往元老院,坐在大门旁边见习。这说明古罗马(     
A.教育过程重视经验的积累B.强调家庭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C.重视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D.已经构建起完整的法律体系
2023-01-04更新 | 200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八县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黑格尔(1770—1831,德国哲学家)关于自由的三个阶段的模式:“对东方世界来说,一个人是自由的;对希腊罗马世界来说,有些人是自由的;对近代世界来说,人人都是自由的。”

——摘自(英)柯林伍德著《历史的观念》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对材料的整体观点或部分观点进行评析,态度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谨)
7 . 雅典每年都会召集全体城邦公民,依据一人一票的原则,选出最有可能复辟僭主、威胁民主的人,在收集到超过 6000 张有效选票之后,便会统计出得票最多者,将其放逐10年。这一做法(     
A.体现了民主理念B.避免了暴政的发生
C.遏制了官员腐败D.确保了公民的权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那些治理有方的著名城邦无一不对其人口进行控制……过于稠密的人口不可能保持一定的秩序……一个城邦的最佳人口界限,就是人们在其中能有自给自足的舒适生活并且易于监视的最大人口数量。”这最能体现古希腊城邦(     
A.重视法治的传统B.小国寡民的特征
C.限制生育的风俗D.自然经济的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雅典是否远征西西里的公民大会辩论中,尼西阿斯和亚西比德进行了截然相反的演说,最终演说更具鼓动性的亚西比德获得了胜利,公民大会决定远征西西里。由此可知(       
A.雅典的民主程序具有随意性B.演说术影响了公民大会的决议
C.直接民主激化公民内部矛盾D.公民大会体现轮番而治的特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罗马法律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罗马最古老的成文法是公元前5世纪中叶制定的《十二铜表法》。起初,《十二铜表法》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适用于罗马城邦的公民,属于公民法。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同时产生需要局部承认外邦人等的合法权利并予以法律保护的问题。于是,执法官按照罗马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在审理涉及外邦人讼争案件中,吸收外邦人法律,拓展罗马法的适用范围,逐渐形成了万民法。在帝国社会中,庞杂的法令需要加以编纂和整理。同时,日趋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活,也要求确切地规定权利与义务。因此,法学家的活动十分活跃。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

材料二

从3世纪起,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持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法律汇编工作。公元4世纪末,罗马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力图恢复罗马帝国的版图和挽救垂危的奴隶制。他的目的虽未实现,但他系统编纂罗马法的工作却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成果《民法大全》反映出帝国全盛时期的罗马法的全貌。从这一意义上讲,《民法大会》的出现标志着罗马法发展的顶峰。后世所讲的罗马法往往就是指《民法大全》,它也是研究罗马法的主要史料。

——摘编自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罗马法发展的趋势,并指出其标志性事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法大全》编纂的历史意义。
2022-07-10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