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秦朝制定《秦律》,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成为中国古代法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自此,“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等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后世。……而古罗马法,私法(保护私人利益有关所有权、债权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发展异常充分,以个人权利为本位,权力服从于法律,公开审判,追求正义,法治精神贯穿于罗马法律体系之中。

——改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材料二   中国古代在自然经济和专制统治环境下,不具备产生诸如自由、平等、权利、义务等近代民法观念的条件。现今中国民法,是清朝末期从外国继受而来。甲午战败和庚子事变后,清廷推行新政,1907年设立修订法律馆,“参酌西洋法制”,起草民刑各法典。1908年民法典起草正式开始,……1910年底,“大清民律草案”完成。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在“大清民律草案”基础上继续主持起草民刑法典,称为“第二次民律草案”。1930年,国民政府在此前民律基础上修订的《中华民国民法》颁布实施。此前,在清政府、国民政府和列强续签商约时,提出废除领事裁判权,列强均以颁布民商法典、法治完善为放弃该权的条件。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序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民法精神并归纳中国制定民法典的作用。
2 . 政治生活的有序化、法制化是人类进步的重要表现和保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

——摘编自古罗马法

材料二 世界上历来的宪政……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 ,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

——《毛泽东选集》(第2卷)

材料三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高度注重法制建设,已制定宪法和现行有效法律(截至2010年)共237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 600多件,保护改革开放和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仅以1982——1992年为例,我国就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修正)、 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渔业法、森林法等诸多法律。

——摘编自赵惜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展历程的全景回顾》


(1)根据材料一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结合史实说明罗马法与近代西方国家法律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英国在革命成功后颁布的宪法性法律文件及其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法律建设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设都察院代替一台三院体制,监察百官,以为皇帝耳之寄;又设六科给事中,以察六部;地方监察设监察御史。明代制定的监察法律数量丰富,内容充实,细致严密,而明代监察制度以及监察立法的情况均体现出了依附于高度强化的君权之上。

——邱前锋《中外监察制度流变兼论我国监察权的法制化》

材料二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

——【美】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归纳概括明朝和古代雅典监察制度的特点,并谈谈对我国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督机的启示。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原地区,标志着华夏族群完成了内部整合,并建立起统一的封建集权制王朝国家。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在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条件较好的地域设郡县直接管辖,但是,秦时还有另外一种制度,凡是地方上杂居有蛮夷的,就不设郡县,而设置道。它原来有什么风俗习惯,有什么领袖都得以保存,他们甚至不用像郡县的百姓那样纳税,只要象征性地进贡一些方物特产即可。此外还有所谓的属邦,凡臣属于秦的国家,因其故俗而治,只要顺服,秦对其内部也不加干涉。汉朝廷续了秦朝的治边策略,坚持“守中治边”的原则,集中精力建设中原地区,增强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实力,同时通过联通西域、大规模的移民实边,将中原的农耕灌溉技术、历法等传至边疆。保持中央政权整体相对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绝对优势,从而达到“治安中国,则四夷自服’’的治理效果。

——摘编自李庚伦《中国历代陆地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研究》

材料二   虽说罗马帝国征服了地中海世界,实际上罗马人采取相当宽容的统治政策。地中海各地本来有很多城邦或城市,罗马人对他们的统治很大程度上是象征性的。罗马把除了意大利之外的地方都划为行省,派一位元老去行省当总督。总督基本上只负责收税、保证治安、维持司法秩序。其他方面各省城市都有市议会,由市议会选出的官员管理各自的城市。这些城市只要如数纳税,敬拜皇帝,其原来的习俗和信仰等等都不会受到干扰。因为统治多属象征性的,罗马帝国在三世纪以前从没有建立,也没必要建立像秦汉帝国那么庞大,由中央到地方层层节制的官僚体系。

——据盛韵《邢义田谈罗马史背景下的秦汉制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汉时期地方管理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时期对边疆管辖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罗马帝国对地中海地区统治方式的特点,并说明其历史渊源。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对当今国家治理的启示。
2021-12-21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法制走向法治,印证了人类政治文明前进的轨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罗马法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材料二   (某文件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2)指出材料二文件颁布的直接背景,从政治转型角度分析其影响。

材料三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国的成立“是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和社会思想方面的一大跃进”的理解。

材料四   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成果,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成为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高体现。……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2012124日,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概括材料四的核心思想。请用80年代以来我国法制建设的史实来印证这一思想。
2021-11-02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杨村一中、宝坻一中等八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礼”实际上是一种等级制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专为贵族所有,即所谓“礼不下庶人”。到了春秋战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

——何怀宏《世袭社会》

材料二   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三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接触与碰撞:16世纪以来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


(1)据材料一概括从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治国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此持什么观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秦帝国和罗马帝国均重视法治的相似因素。
7 . 民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是全人类的政治发展趋势,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政治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从古典民主没落到现代民主萌生,中间长达千余年,1718世纪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国家先后建立。但由于国情差异,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特点。

材料三   在华盛顿的主持下,制宪会议一共开了116……面对代表们的唇枪舌剑,制宪会议主席华盛顿却几乎一言不发……盛顿的沉默和坚持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1787年9月17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图一、图二反映的是哪两种不同的政治体制?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几种类型?并说明近代西方各国政治模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有哪些。
8 .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我们塑造了建筑,而建筑反过来也影响了我们,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人在城市附近修建了许多露天剧场,目前遗迹尚存的就有酒神剧场和埃庇道鲁斯剧场等。雅典露天剧场依山修建,一层层看台一般可以坐一万多名观众,多的可以坐四万多名观众,底层看台前面铺成的一大块平面是演员的表演地。表演专场的后面有供演员化妆和贮藏道具等物品用的房屋。雅典人造的这种露天刷场充分利用了声学和光学原理。场地虽大,可是坐在剧场不同地方的观众都能清楚地看到和听到演员的表演。公元前5世纪执政者(首席将军)鼓励公民观看戏剧并发放“观剧津贴”。

材料二: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在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域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外朝建筑高大森严,显示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内廷建筑则庭院错落,自成体系,富于情趣。前朝后寝,分工明确,不得随便逾越,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伦理观念。

材料三:依泰晤士河而建的议会大厦是英国的政治中心。…其建筑结构和内部设计也能充分地体现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立宪政体。据说英国国会开会时,国王应坐在上议院的国王宝座上,但首相和议员需从下议院进入自己的席位,普通公民也可在旁听席观看议会进程。丘吉尔说:“英国议会机构的全部特质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议会下院是长方形而不是半圆形的结构。国为长方形的会议厅更适合政党体制。对个人来说,所谓左”“右”立场很容易改变,但穿过发言席的行为需要慎重考虑。”

材料四:美国国会大厦俯瞰着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对历任美国总统来说部是一个需要小心应付的地方。美国的开国者们因为长久的自治传统。使他们对一个坐拥大权的政治首脑怀有极大的忧虑,……因此他们想方设法地约束总统权力。不仅是司法、立法制度上的约束,甚至在宪法中加上了弹劾权,对犯有“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轻罪”的总统和其他行政官员进行弹劾,并予罢免。这是一项很严重的行为,需要多数众议院议员提出弹劾,三分之二参议院议员同意后才能加以定罪并予罢免。在美国历史上虽然只有三位总统面临过弹劾,而且除尼克松辞职外,无一人被罢免,但国会山上的这座白色建筑让每一位总统的心头都悬着“达摩克里斯”之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国家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的执政者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总统与国会之间的关系?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人习得和巩固宗教信仰最有效、最便利的方式是宗教节日的举行。一年中举行的宗教节日众多,既有祭祀整个城邦神灵的,又有祭拜自己家庭神灵的。孩子从一出生就接触到宗教节日。在古希腊,女子虽然没有和男子一样平等的地位,但是女性也可以参加一些宗教节日。城邦兴起后,城邦保护神成为公民集中祭拜的对象。宗教节日的举行,让儿童很早就开始接触宗教,形成了初步的宗教信仰,并在以后的宗教节日中不断巩固其宗教信仰。

在中世纪时期,教会控制着教育和社会的方方面面,神学是中世纪大学最主要的教学内容,主导着中世纪大学的发展。古希腊时期浓厚的宗教崇拜思想也为之后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摘编自莫灿灿n《古希腊宗教教育∶缘由、特征及习得方式》

材料二   宗教改革家们创办学校、发展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加强宗教信仰,推行宗教改革的思想。新教的宗教教育活动对天主教的宗教权威造成了极大威胁,从而促进了其在宗教教育,方面的改革。无论是新教还是天主教的教育改革,虽然都是出于宗教的目的,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却起到了普及民众教育的客观作用。普及民众教育促进了教育乃至社会世俗化的进程。马丁·路德发动的宗教改革,其本意是为了加强对宗教的虔诚,促进教会的改革,然而,他所倡导的"因信称义"的宗教主张在客观上却造成了世俗和宗教领域的分离。受到宗教改革的影响,教育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西欧从中世纪向现代的转型时期也表现出了明显的世俗化倾向。

——摘编自陈沛志、王亚平《浅析宗教改革对西欧近代教育世俗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人宗教节日的特点,并简析古希腊人宗教崇拜思想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宗教改革在推动西欧近代教育发展方面的作用。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雅典)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我们雅典人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三 罗马共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指控。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优势。
(2)据材料二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3)材料三所述内容演变为今天的哪些法律制度和原则。
2021-01-24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