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人)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讲农学,利水道,化瘠土为良田,使地尽其利。造铁路,设电线,薄税敛,保商务,使物畅其流。……西人立国具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其驯致富强亦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二   如果我们耐心考察一下英国政体的组成部分,就会发现他们是……两种暴政的残余。第一,由国王所体现的君主政体暴政的残余。第二,由上议院所体现的贵族政治暴政的残余。第三,由下议院所体现的新的共和政体的成分;而英国的自由便是以下议院的效能为基础的。

——引自《潘恩选集》

材料三   在这个国家(注:英国)里,真正的贵族目前还尽可能地在人民意识较为充分发达的条件下维护着自身地盘,因此,在大陆上人为地恢复起来的并艰难地支撑着的立法权的三位一体,在这个国家里却不折不扣的存在着。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郑观应的基本观点,谈谈当时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二的观点,材料三中的“三位一体”指的是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19世纪中期以前的英国为例,评析被郑观应称之为“体”的发展演变特征。这对中国民主化进程有何启示。
2022-04-24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赤峰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法律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

材料一   唐初先后颁布实施了《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由于律文言简意赅,再加上某些地方官刻意错误解读律文,导致法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误解、不统一现象。唐高宗永徽元年命长孙无忌对《永徽律》律文进行阐释、说明,于 653年编成《唐律疏议》。这部法律成为唐以后宋元明清各朝立法的基本参照,并对东亚各国立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在查士丁尼法典之前,罗马帝国编纂过三部法典。公元 528年查士丁尼任命著名法学家特里波尼安等人,根据这些法典以及后来一些皇帝的谕令,删繁就简,剔除已经过时或矛盾的地方,于次年编辑成《查士丁尼法典》,它主要包括从哈德良皇帝至查士丁尼统治时期历代皇帝的谕令集。《查士丁尼法典》与另外几部法律文献合称为《罗马民法大全》,成为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摘编自陈勇《查士丁尼法典评析》

材料三   英国是近代宪政的策源地,其宪法被西方学者誉为"近代宪法之母",不过英国至今并无一部系统、完整的宪法,是不成文宪法的典型,其宪法的渊源包括三部分∶成文的宪法性法律、不成文的宪法性惯例以及涉及宪法制度的判例。英国宪法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无论其成文的宪法性法律,还是不成文的惯例和判决,都是经过相当长时期的积累,逐渐定型、完善的。新的宪法原则和精神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彻底否定旧的宪法渊源,而是对旧的渊源的继承和充实,使其能够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摘编自《外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唐律疏议》和《查士丁尼法典》编撰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三,概括英国宪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史实对文中画线部分的观点进行举例说明。
2022-01-14更新 | 31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个正在进行现代化的国家必须具有将现代化造就的社会势力吸收进该体制的能力,在很多情况下,这些社会势力是一些在传统社会中并不存在的新的社会团体。由于社会和经济变革扩大了政治意识,增加了政治要求,拓宽了政治参与面,这些变革使得建立政治组合关系的新基础和缔造既有合法性又有效能的新政治机构的问题大大复杂化了。社会的动员和政治参与的扩大日新月异,而政治上的组织化和制度化却步履蹒跚,结果必然发生政治动荡和骚乱,政治家们由此启动了社会改革。但改革在某些情况下,能减缓紧张局势,促进和平而非暴力的变革。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改革很可能加剧紧张局势,加快暴乱的来临,成为革命的催化剂而非替代物。

——摘编自塞谬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4 . 疫情的爆发往往引起人们更多地关注社会问题。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浩劫当前,这城里的法纪和圣规几乎全都荡然无存了;因为神父和执法的官员,也不能例外,都死的死了,病的病了,要不就是连一个手下人也没有,无从执行他们的职务了;因此,简直每个人都可以为所欲为。在这种情况下,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开始抬头。

——薄伽丘《十日谈》

薄伽丘笔下的人物崇尚与大多数前辈不同的品质。他们不再热衷于虔诚、军事技艺,而认为智慧和灵活对成功来说是必要的。……报酬和胜利属于那些活跃的或者自助的人。

——美国历史学者罗伯特·戈特弗里德《黑死病:中世纪欧洲的自然和人类灾难》

材料二   2020年3月,白宫表示考虑以联邦政府名义下达对纽约州等三个疫情严重州的强制隔离,遭到纽约州州长科莫的强烈反对,认为这是“联邦政府向这些州宣战”。因为根据联邦分权原则,对重点疫区是否采取强制隔离属于各州行使的权力,联邦政府无权用强制性手段干预州政。除非各州愿意让渡一部分治权,联邦政府无权统一部署旨在切断病毒传播链的强制性措施。

——魏南枝《美国抗疫不力的政治制度症结》《光明日报》2020年06月14日 08版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两部著作的史料价值。运用这两则史料研究文艺复兴运动,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并概括黑死病对欧洲思想领域的影响。
(2)材料二认为美国抗疫不力与什么政治制度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制度进行简要评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美国《1787年宪法》,马来西亚史学家黄枝连评价道:“从美国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新宪法才是一个进步的、有革命意义的、合乎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东西”,“他们创造出一个今后几十年到一两百年,可以为美国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提供最有效服务的政治形式”。

——摘编自《<1787年宪法>和美国政体的转变》

材料二 人们以为欧洲的旧政体会继续在英国实行,但是透过那些旧名称、旧形式,人们了解到,自17世纪以来,英国已经基本上废除了封建制度,使各个阶层渗透融合,开放了贵族政治,并且取消贵族阶级,让财富变为了一种势カ,使人们在法律、税收面前人人平等,公开言论自由。这些都是中世纪社会所不存在的新原则。这具古老的躯体慢慢地汲取这些新生的事物,慢慢地进行复苏和重组,在保持本来面目的同时更具生命力。所以说,17世纪的英国已经完全蜕变为一个现代国家,它只保留着中世纪的一些影子作为对历史的祭奠。

——摘编自(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的“革命性”与“有效性”。
(2)依据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二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021-01-15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们以为欧洲的旧政体会继续在英国实行,但是透过那些旧名你,旧形式,人们了解到,自17世纪以来,英国已经基本上废除了封建制度,使各个阶层渗透融合,开放了贵族政治,并且取消贵族阶级,让财富变为了一种势力使人们在法律、税收面前人人平等,公开言论自由。这些都是中世纪社会所不存在的新原则。这具古老的躯体慢慢地汲取这些新生的事物,慢慢地进行复苏和重组,在保持本来而目的同时更具生命力。所以说,17世纪的英国已经完全蜕变为了一个现代国家,它只保留着中世纪的一些影子作为对历史的祭奠。

——摘编自(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依据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代议制民主是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集中表现,这种权力分立、相互监督和政治公开的制度设计有其合理性。然而近年来,西方代议制民主片面强调形式民主,只重视选举程序和选举结果,忽视选举之后的民主监督制衡。再加上西方社会民粹主义与极端政党崛起,票选民主和多党制衡游戏化。2010 年,美国最高法院取消了对公司和个人政治捐款的额度限制,彻底撕下了金钱政治的遮羞布,之后的政治捐款和选举费用接连攀升。

在传统的西方政治学理论中,西方的自由民主具有“普世价值”。冷战结束后,少数西方国家在东欧中亚频繁制造颜色革命,导致一些国家解体和民族分裂;在西亚北非. ,强推“大中东民主计划”,结果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等国由此陷入长期内战。少数西方国家还以民主失范、选举不公为借口,加大对朝鲜、古巴、伊朗等所谓“极权国家”的制裁封锁。

——摘编自柴尚金《当今西方代议制民主的困境》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8 .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根据国情,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改革开放35年来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的经验总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其三为审判机能。”

材料二   德意志帝国设有一个普遍的、直接选举产生的国会。这一点许多国家21世纪初还未实现。这个国家不是一个“假国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俾斯麦推行过迫害社会民主党的《反社会主义法》,但同时社会民主党的领袖仍然可以在国会慷慨激昂地声讨与反击俾斯麦的进攻(这在集权国家是无法想象的)……1888年后五年一次的大选,大大推动了民众的政治化。另外,德意志帝国还存在新闻自由。正是在这种自由的气氛中,不称职的威廉二世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抨击与讥笑。1908年,国会又通过了《帝国结社法》。

——景德祥《重新审视德意志帝国的现代化》

材料三   孙中山在1911年巴黎的演讲中说:“中国……面积实较全欧大。各省气候不同,故人民之习惯性质亦各随而有差异。似此情势,于政治上万不宜于中央集权,倘用北美联邦制度,最为相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孟德斯鸠是怎样发展亚里士多德理论的?美国《1787年宪法》又是怎样实践孟德斯鸠理论的?
(2)概括材料二德意志帝国政治民主化的成就。
(3)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三孙中山的观点。
2021-09-2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英国议会改革极大推动英国政治现代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早在18世纪中期,掌握政权的辉格党左翼主张议会改革,成为议会中的反对派,并发表了选举制度改革计划。19世纪初期,资产阶级激进派又活跃起来,议会改革的高潮又一次兴起。I829年,伯明翰工业家组成以阿特伍德为首的伯明翰政治同盟。此后,类似组织在其他城市相继成立,议会改革是这些组织活动的主要目标。他们还宣布同工人联合,竭力争取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支持。在群众的压力下,1830年重新上台掌权的辉格党人表示赞成改革,提出《议会改革法案》,1832年6月被议会通过,并经国王批准生效。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材料二:改革法把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至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上涨至3.3%.中等阶级的多数虽然还不掌权,但是获得了选举权。改革前,出现竞争的选区比例最高的是1826年为36%,最低的1812年仅有23%,改革后,最高的1832年为74%,最低的1847年也达到47%.经过改革,政党制度的现代化快速发展,政党的活动范围开始向全国而不再像过去以议会为中心。尽管改革法案对日益壮大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做出了让步,但是土地贵族继续保持优势地位。即使是时新兴社会阶层的让步,也是竭力限制其影响,使其处于旧统治阶层的控制之下。

——摘编自方家、张士昌《迈向大众民主——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探析》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议会改革运动的特点及其背景。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832年议会改革的“民主性”。(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280字左右)

10 . 英国较早地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过程历经曲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689年《权利法案》使得限制王权有法可依,但如何确保国王有法必依呢?1693年起,国王威廉倚重辉格党,即使大选后托利党占下院多数,辉格党组阁仍然不变。但到1708年,安妮女王在开国元老们劝说下否定了这一做法。1714年即位的乔治一世及继任乔治二世是德意志人,不懂英语,对英国事务和冗长的内阁会议不感兴趣,逐渐不再出席内阁会议,而是指定深得他们信任的财政大臣沃尔波尔主持内阁,处理国家事务,内阁在形成决议后通知国王即可。1742年,沃尔波尔因提交的外交方案多次被议会否决而辞职,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则自动解散的先例。1784年辉格党议会想把托利党首相小皮特赶下台,掌握民意的小皮特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大选,托利党获胜,小皮特内阁度过危机。至此,经近百年发展,特定时代下一系列偶然性因素推动君主立宪制的不断走向成熟。

——摘编自陈长琦《中外政治文明发展历程》


完成下列要求: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评述“经近百年发展,特定时代下的一系列偶然性因素推动英国君主立宪制不断走向成熟”这一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2021-01-07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丹阳、如皋三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