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19世纪前,英国各种公共政策的法案由议员以个人名义提出,议会立法很少给内阁优先权,而1811年《工作日程法》规定,每周一、周五只讨论内阁提出的“公议案”,后又增至每周3日,相反议员个人却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这种变化
A.反映了内阁权力向议会的延伸
B.推动了分权制衡机制的完善
C.说明议会对内阁的影响力增强
D.说明内阁左右了议会的立法
2018-11-10更新 | 2162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9届高三第三次(11月)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封建巡视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明朝进一步加强巡视立法,至清朝颁布了我国历史上最完整的一部以独立形式存在的监察法规—《钦定台规》,中国古代的巡视法规达到系统化程度。明清时期还建立严密的地方巡视系统,延续了唐宋以来中央对地方巡视系统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三个互不统属的独立系统:一是监察御史系统,包括专差、巡按御史两种;二是按察司系统,职责就是按察所属的府州县,下设主要官员有按察使;三是督抚系统,督抚即总督和巡抚。明清统治者规定同一系统或不同系统的巡视官员可以互相监察、互相纠举,以保证巡视体系正常运转。

——《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疏略》

材料二   西方国家的问责制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政治体制紧密相关,是责任政府的基本元素,其效力范围是整个国家,其约束的对象是整个国家的所有公职人员。西方国家对政府工作人员的监督体系主要包括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和舆论监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闻监督通过新闻媒介的传播达到全社会或公众对政府官员的监督,由于这种监督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国民性,因而这种监督比行政监督更有效、更有力量。

——《西方官员问责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中央对地方巡视制度强化的特点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国家对官员监督与中国明清时期的巡视制度的不同之处,并对中国明清时期和近代西方对官员的监督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东西方监察制度对当今监察工作的启示。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科举制“始于隋,成于唐”,衰亡于明清。作为封建社会中人才录用的典范,科举制度使古代中国文官制度臻于完善。唐朝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兼及诗赋、词章,策论即时务等。北宋王安石取消制举、明经等科,仅存进士一科,学校作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明代“科举必由学校”,评价标准就一遵于“朱子学”,并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考试程序

材料二 1689年,葡萄牙来华传教士撰文介绍,中国人所获三种科名含义与西方的博士、项士和学士相当,并称其为培养“统治艺术和优良举止的方法”。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文化热”科举在欧洲尤其是在英国已为知识界所熟知。19世纪中叶之前,英、美等国政坛均实行“政党分赃”,即一般由执政党根据录用对象的政治立场、政治忠诚和经济支持来决定官员取舍。于接照单一政治标准的选官制存在明显不足,英国于1853年率先进行官制改革,效仿科举制,但考试试题均为量学、法律、国际关系等与各种文官职位密切相关的学科学问。英国所建立的独立于政党政治之外的“考选制”,开启了近代西方文官制度变革之先河。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确立现代文官制度。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海峰《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科举制推行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在19世纪中期以后被西方国家接受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科举制西传对近代西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什么是现代国家?近代以来,人们根据源于西方的各种观念,或将建立单一民族国家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或将建立联邦制、地方自治制度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或将建立普选制议会制、两党制多党制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志。这些理解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基本上都是从政体即政治运作方式来认识现代国家的。

——摘编自(英)克里斯·皮尔森《论现代国家》

材料二   什么是现代价值、现代文化、现代精神?近代以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以勤俭敬业的职业劳动来遵守上帝戒律、完成上帝旨意的基督教新教伦理代表了现代价值,有人认为坚持自利的个人本位、人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彼此自由竞争和博弈代表了现代价值。

——据张书琛《西方价值哲学思想简史》等

材料三   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是面对19世纪中叶的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巨大冲击而仓促开始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何谓现代、怎样转型这些根本性问题,我们一直没弄清楚。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民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奋斗,但现代化成效依然有限。中华文明走向现代的伟大转型,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方才真正踏上征程的。

——据高德步《中国价值》等

(1)根据材料一的标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美国是如何成为一个“现代国家”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华传统主流文化价值与西方现代价值的不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在1840—1949年成效有限的原因,指出1949年以来中华文明在实现现代转型方面的具体表现。

5 . 有学者认为:政治现代化就是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实行法治,完成民主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反抗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法国资产阶级于1789年颁布的《人权宣言》规定:“全部主权的本原根本存在于国民之中.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不是明确来自国民的权力.”“任何社会,如果权利无保障或分权未确立,就没有宪法可言.”在此基础上,《1791年宪法》特别规定:“没有比法律更高的权力,国王只有根据法律,才能治理国家和要求服从.”在选举制度上,法国只有积极公民才拥有选举权,他们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财富,有合法的固定住所,已缴纳一定的直接税,不处于被雇佣状态等等.1804年,拿破仑颁布《民法典》,确立了绝对的个人所有权,肯定了大革命中农民和资产阶级剥夺、购买教会和贵族土地及财产的合法性:保证人人有自由和平等的民事权和行为能力,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承认自由迁移和转业的权利等,在民法典确立的原则基础上,拿破仑还相继颁布其他一系列法律法典.

一一摘编自陈晓律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

材料二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和成就,概括起来就是:我们党成功地开辟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建立健全一整套实行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架构;较完整地掌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规律,即实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一一摘编自童贤成、田虹《新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及启示一一纪念新中国60华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法国资产阶级颁布三部法律对政治现代化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依法保障人民民主政治的举措。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法、中两国立法保障人民主权的异同及目的。

2018-01-24更新 | 27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监测考试历史试卷
18-19高三上·全国·期末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洪武初年的监察机关称御史台。洪武十五年(1382年)十月改称都察院,长官有左、右都御史等,专职弹劾百司。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定员110人,职纠内外官员。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低,威权甚重,外出巡按,号称“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历代均不能望其项背”。明代还建立御史出使巡按地方的制度,出巡之官受皇帝之命,还可兼管地方其他事务,明代还将地方分区监察与中央按系统监察相结合。

给事中制度是独立于都察院之外的另一套监察体系。明初统设给事中,洪武六年(1373年)始按六部的建制分设六科。洪武十年隶承敕监,十二年改隶通政司,十三年置谏院,成为独立机构。凡大臣奏章发下,分类抄出,其有违误,则予驳正。对御史、给事中违法失职行为的处罚也是极为严格的,“若知善不举,见恶不拿,杖一百,发烟瘴地面安置”。同时也对忠于职守的御史、给事中给予奖励。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   (近代)美国的建国者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美国没有建立统一的行政监察系统,行政监察的任务被分散在各个部门分别执行。美国的行政监督系统包括议会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其中并没有设立专门负责行政效能监察的机构。在美国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基本是并重的,“好的政府就是高效廉洁的政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实施监察的重要举措并归纳明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监察制度与近代美国监察制度的本质不同。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美国监察制度的影响。
7 . 1871年8月,法国国民议会获得了制定宪法的权力,但保皇派内部分化严重,结果“1875年宪法”获得通过。“这部宪法并不是在建立一种理想的美满的政治制度,它只在适应当前需要,规定可行的实际办法”。这说明法国政体的最终确立
A.是保皇派对资产阶级的妥协
B.遵从了卢梭的民主思想
C.受益于政治现实和妥协精神
D.受巴黎公社的影响巨大
2018-01-01更新 | 2730次组卷 | 29卷引用:乐山市高中2018届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8 .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之初,古希腊时期雅典人在马其顿的大举进攻面前不肯齐心抵抗,以致城邦沦陷的历史事实得到广泛宣传;而随着战争的结束,斯巴达人随时都准备为国家的利益而献身却成为反面的例证。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牺牲个人利益以巩固国家的重要性
B.动员美国民众参与对英战争的迫切性
C.独立后维护自由和个人权利的重要性
D.古希腊政治体制孕育了美国共和政体
2017-11-16更新 | 1551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9 . 以下两种方式决定现代英国政府可否继续执政,第一种,首相明确地要求平民院就它是否信任政府举行表决;第二种,领衔反对党的领袖明确地向平民院提出对政府的谴责案即不信任案。两种方式均需要平民院举行表决,以简单多数形成其态度。英国的这种政治体制
A.保留了一定的封建残余
B.避免了国王的权力扩大
C.保证了议案的有效通过
D.确保了议会的集体统治
2017-11-06更新 | 1226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6届湖北武汉华中师大第一附中高三上期中文综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0 . 1761年至1770年间英国先后换了6届首相,有3名直接或间接地迫于国王压力而辞职,1名被国王直接罢免。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A.国王权力不受限制
B.议会权力遭到了削弱
C.内阁首相没有实权
D.君主立宪制有待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