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2 道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10年,中国历史上首次以官方名义主办的国际性博览会——南洋劝业会开幕,沪宁实业界人士成立了南洋劝业会研究会,并出版了《南洋劝业会研究会报告书》,以期“开风气而劝农工”,这些现象(       
A.适应了实业救国的要求B.说明清末新政成效突出
C.推动近代民族工业起步D.促进了国货运动的兴起
2024-04-17更新 | 16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四)历史试题
2 . 连外国人也对虎门销烟的壮举不得不表示叹服:“我们已把硝烟过程的每一部分都反复查看过了,他们在整个工作中那种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远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我不能设想还有什么别的能执行得比这项工作更为忠实了。”材料说明(     
A.中国政府查禁鸦片的决心B.中国民众欢呼销烟使命的最终完成
C.鸦片贩慑于民众的压力不得不收敛D.当时情形下有极大地可能禁绝鸦片
2023-10-25更新 | 647次组卷 | 8卷引用:黄金卷05(16+4模式)-【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西、安徽、贵州、广西、黑龙江、吉林、甘肃新七省专用)
3 . “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下召开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解决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实现了从社会革命到国民革命的转变”。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七大
2023-09-01更新 | 310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4 . 长征胜利结束时,中共中央在一则通电中说:“全国主力红军的会合与进入抗日前进阵地……我们即刻就要进入一个新阶段了,这就是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阶段,就是创造全国国防政府、抗日联军与民主共和国的阶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日益成熟B.民族矛盾影响民主革命的进程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D.中共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力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38年1月1日,《抗战漫画》在武汉创刊,其创刊词说:“我们决以漫画宣传队为中心,集合留武汉同志,培养一个新的生命,来刺激全国同胞的抗战情绪,和敌人作殊死之战。”表明(     
A.武汉会战必将胜利B.国民政府组织抗战
C.敌后抗战形式多样D.文艺服务现实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党报《新华日报》响应国民党第九战区发起的征募四百万件背心运动,仅两个月就募集到民众支持的棉背心五百九十九万件;1938—1945年,该报刊载1079篇华侨支援抗战的文章,鼓舞了抗战士气。由此可见(     
A.海外爱国华侨的赤子之心B.中华民族具有炽烈的家国情怀
C.国共合作抗战的亲密无间D.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空前高涨
7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规定:没收地主、富农、反革命及农村公共土地;土地分配的原则是“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1935年后,《关于改变对富农策略的决定》和《关于土地政策的指示》,明确规定对地主阶级的土地财产没收之后,仍给予“耕种份地”与生产工具;对富农的自耕土地及多余的生产工具等不没收。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变化说明(     
A.抗日力量走向团结B.错误思想已经清除
C.国内矛盾开始变化D.土地政策逐步完善
2023-02-27更新 | 161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2届高考考前诊断预测卷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研究指出,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西方一直都在利用太平天国引发的危机向清政府施加压力,迫使咸丰皇帝改变强硬的对外政策,加大宗教政策、外交体制等方面的让步,主动从排外走向与西方“合作”。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A.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B.缓解了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
C.揭开了清政府的卖国嘴脸D.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抗战时期,中共要求宣传人员在宣传时应注意:“口头宣传要尽量采用谈话方式;避用术语,要说老百姓话;态度和蔼;多举事实,少谈空论”。这反映了共产党(     
A.克服“左倾”错误B.贯彻革命统一战线策略
C.坚持推行群众路线D.实行“双减双交”政策
2022-12-17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北五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近代某时期,清廷上谕:“晚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器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学之本源也……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斟酌尽善,切实施行。”这表明清政府准备(     
A.推行洋务运动B.发动戊戌变法
C.实施清末新政D.结束帝制传统
2022-12-17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北五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