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4 道试题
1 . 1932年,国民党军队在苏区挨村挨户地“清剿”红军,使得大批贫苦农民放弃家园跟随红军进入大别山,他们为红军探敌情、送消息;国民党军队烧山毁林,他们就到处贴标语:“树也砍不完,根也挖不尽,留得大山在,到处有红军。”上述现象反映了(     
A.国民党的统治面临崩溃B.革命统一战线不断扩大
C.土地革命得到民众支持D.红军亟须进行战略转移
2024-01-25更新 | 290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35年3月4日,《红星报》发表社论指出:“我们发扬了运动战的特长,六天之内击败了二十余团敌人,这就说明了只要有正确的军事领导,只要不怕疲劳,勇敢作战,我们就能消灭和战败任何敌人”。材料表明当时(     
A.反“围剿”已取得胜利B.军事上的左倾错误得到纠正
C.红军三大主力成功会师D.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开始形成
2023-05-25更新 | 565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22年5月,彭湃到广东海丰地区开展农民运动,起初并未获得农民的信任,后来通过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大量培养农运人才,一年后,运动区域迅速扩大,农运会成员从数十人增加到二十余万人。这一变化反映出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A.提升了农民阶级的文化素养B.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快速发展
C.壮大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力量D.依据革命实际调整斗争策略
2023-04-06更新 | 618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石门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保温考(三模)历史试题
4 . 1862年,安徽巡抚唐训方发布《兴办屯垦告示》募民垦荒,并规定“如有外来客民,情愿领田耕种……一体借与牛力、籽种”。这主要是因为当地(     
A.经商风气冲击重农思想B.农民大量前往上海谋生
C.屡经战乱人口大量减少D.实业浪潮改变就业结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9年7-8月,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写道:“旌旗南向,过黄河而到长江,黄浦汉皋,屡演活剧,洞庭闽水,更起高潮。天地为之昭苏,奸邪为之辟易。咳!我们知道了!我们觉醒了!”与此直接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开展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巴黎和会的召开D.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37年7月19日,国民政府代表在与苏联代表会谈中表示:“中国是日本进攻的首当其冲的目标,而苏联则是第二个。”国民政府代表作出此番表示意在(     
A.请求苏联调解中日矛盾B.争取苏联援助中国抗战
C.防止日军侵占中国东北D.促成美、英、苏合作抗日
2023-03-04更新 | 30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33年6月,毛泽东在《查田运动的群众工作》中指出,首先要做宣传,“第一口头讲话,第二贴布告,第三写标语,第四出传单,第五演新剧,第六墙报上做文章”。这说明毛泽东(     
A.强调根据地商业文化的重要性B.积极贯彻落实群众路线
C.主张依靠群众来反对北洋军阀D.倡导农村经济全面振兴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0 年9月,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建立下层统一战线的方针,提出共产党应当和非共产党的一般下层群众团结起来实行斗争,独立的去领导他们的运动,使这些运动都走到苏维埃政权的总口号之下来。这一统一战线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作为革命的基本力量,是“反封建压迫、反国民党统治的工农民主的民族统一战线”。

——据中共中央统战部著《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

材料二   瓦窑堡会议上,毛泽东着重分析了各阶级对抗日的态度,明确提出民族资产阶级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性,甚至连大资产阶级也可能营垒分化、参加抗日。他主张要将我们从关门主义中解放出来,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抗日战争史》

材料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正式提出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概念。

——摘编自本书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四   中国无产阶级要胜利,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在中国社会的各阶级中,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坚固的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也是可靠的同盟军,民族资产阶级则是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的同盟军,这是现代中国革命的历史所已经证明了的根本规律之一。

——摘编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结合时代背景,简析材料一、二、三中“统一战线”内容变化的主要原因。
(2)指出材料四中组织“统一战线”的目的,并总结其历史经验。
2023-01-15更新 | 209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3届高三1月模拟历史试题
9 . 1894年夏,中日关系恶化,朝廷选帅备战。淮系刘铭传为首选,李鸿章五次电请刘铭传,终是“和局可成,病重不出”;朝廷次选湘系刘锦棠,但遭李鸿章拒绝;8月下旬朝廷任命淮系的叶志超为帅,前敌诸将不服,旁观者也感慨:“可笑之至!”据此可推知(     
A.清朝国力的衰微B.派系之争殃及国家安危
C.李鸿章专权恣肆D.将帅矛盾埋下失败隐患
2023-01-12更新 | 433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下图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主要构成比例情况。从中可以得出,党在这两个阶段(     
A.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B.坚持统一战线方针
C.领导建立工农民主政权D.积极开展土地革命
2023-01-10更新 | 451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七校联合体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