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月革命后,列宁曾经设想过和平革命。由于临时政府无能,八个月里三次改组,无法 改变混乱无序局面,于是武装夺取政权成为不可避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很不充分,封建 农奴制残余大量存在,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列宁在准备和实现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 时候,从来不把它看作单独一国的事情,而是把它看作世界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俄国第一次变成了现实,也使得十月革命城市武装起义道路模式成为世界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成功范例。

——摘编自陈新明《俄国十月革命与社会转型》

材料二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学 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推动了中国知识分子逐步认识、理解、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随 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 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著名论断:“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则充分说 明了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深刻影响。

——摘编自李士峰 朱玉超《浅析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十月革命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并列举在此影响下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活动。

2 . 今年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俄国革命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是革命与战争交织的世纪。列宁曾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摘自《列宁选集》

材料二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材料三   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的“战争”和“革命”的关系。

(2)据材料二,概括归纳列宁心目中的无产阶级政权有哪些特点?为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列宁做了哪些努力?

(3)材料三中“边界红旗子”指什么?为保证“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采取什么措施?为什么说“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具有重大政治意义?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度的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19.3%,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     

                                                         ——摘自《学海导航》


材料二: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材料三:1917年7月,列宁秘密转移到彼得格勒附近的拉兹里夫。他住在湖畔的一个草棚里,撰写了《国家与革命》一书,阐明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必要性。
材料四:苏维埃制度是供工人和农民享受的最高限度的民主制,同时它又意味着与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决裂,意味着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型民主制即无产阶级民主制或无产阶级专政的产生。     

                                                     ——《列宁选集》


请回答
(1)针对材料一,归纳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2)结合材料二,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之间的关系。
(3)依据材料三,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解决了什么问题。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说明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俄实行了怎样的“苏维埃制度”。

4 . 201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俄国革命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是革命与战争交织的世纪。列宁曾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摘自《列宁选集》

材料二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的“战争”和“革命”的关系。

(2)据材料二,概括归纳列宁心目中的无产阶级政权有哪些特点?为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列宁做了哪些努力?

2017-12-2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第五单元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列宁心目中的无产阶级政权有何特点?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社社员的薪金最高不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即年薪6000法郎;等等。但是,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造成后来财政拮据,孤军奋战。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度的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

“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19.3%,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

——摘自《学海导航》

材料三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分析巴黎公社革命与苏维埃政府革命措施的相同点。

(2)依据材料二归纳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3)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相比较有哪些主要的进步性?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初俄国工业产值世界排名
工业总产量
石油
棉纺品
机器制造
水泥
生铁

5
2
3
4
5
5
5


20世纪初,垄断已成了俄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现象。到一战前夕,已约有200个垄断组织,在工业生产中占了统治地位。
材料二     1913年在俄国国内工农产业总值中,农业占57.9%,工业占42.1%。其中工业总产量只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4%,仅占美国的7%,德国的17%,英国的22%,法国的40%。
材料三   一战中俄国强征1500多万名壮士入伍,前线屡次战败,到1917年已有150多万人死在战场上,400多万人伤残。由于农村劳动力缺乏,农田大量荒芜;但农民依然没有自己的土地。1917年俄国物价比战前涨了8倍,而工人工资仅仅是战前的一半,生活艰难,甚至没有充饥的面包。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材料四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
“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的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
“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的19.3%,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
(1)通过以上材料概括俄国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状况。
(2)从两组对比数据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3)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什么?一战和革命的关系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归纳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马克思主义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虽然直到1917年俄国革命,社会主义者没有赢得任何政府的控制权,但是他们的批评,连同保守者和自由主义者一起,在说服政府革除早期工业化的弊端,为工人阶级提供保障方面起了巨大作用。……1832年伊始,一系列法案扩大了男性公民选举权,财产资格的限制大大降低,这为最终实现男性公民的普选权铺平了道路。……19世纪80年代,德国在奥托·冯·俾斯麦的领导下,引入医疗保险、失业补偿金与养老金,为劳动大众提供社会保障。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通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三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工人革命”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提出这一理论的经济和思想基础。
(2)据材料二,概括“工人运动”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作用。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之间的关系。
(3)据材料三,归纳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结合20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的史实,说明这一主张在思想和实践方面的主要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下半叶,欧洲社会上的不平等显得尖锐而深刻,人们在思考人类不平等的时候,看到了旅行家的游记中所描述的世界另一个角落的野蛮人的平等以及他们宁静的生活。卢梭借助其渊博的知识,展开辩证的想象与推理,探究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并发表了一部政治思想类著作,并将其作为1753年应征第戎学院的征文竞赛的参评论文。在卢梭的著作中,其影响力仅次于1762年的《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开头便表达了对日内瓦共和国的热爱与敬意——(日内瓦是)一个可以得到良好治理的、自由平等的、民主立法的共和国。

——摘编自黄静《卢梭的不平等思想起源》

材料二   卢梭思想中一些革命的成分,被后来的思想家所继承。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在卢梭那里已经可以看到那种和马克思《资本论》中所遵循的完全相同的思想进程,而且还在他的详细叙述中可以看到马克思所使用的整整一系列辩证的说法:按本性说是对抗的、包含着矛盾的过程,每个极端向它的反面的转化……卢梭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社会根源,它造成了人性的异化和社会的异化。在探索私有制形成的过程中,马克思注意到分工和交换对私有制形成的作用,又从生产劳动的实质上来加以探索。马克思在卢梭异化理论基础之上,探索出劳动异化理论的四重规定,并指出工业化时代,劳动产品和劳动本身成了与人相对立的东西;但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摘编自郭芹《浅析马克思对卢梭异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不平等思想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对卢梭思想的继承。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马克思对卢梭思想的发展。
2022-08-17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贵港市桂平市麻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特点可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由空想到科学”指的是
A.《共产党宣言》的问世B.巴黎公社的成立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十月革命的胜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