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共产党宣言》提出:“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但是到1872年马克思却谈到:“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这一变化说明
A.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B.工人阶级的革命理论尚未诞生
C.无产阶级只能“暴力夺权”D.《共产党宣言》缺乏普遍指导意义
2 . 欧洲工人中曾存在着一种自然权利思想:“适当的工作,应获得适当的工资”;但在1832年后,部分工人认识到,在现存地主、资产阶级当权的制度下不可能做到这一点,阶级斗争是社会由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必要手段。这一变化
A.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B.说明工人主体意识的觉醒
C.受到英国议会改革的推动
D.推动了工人运动开始兴起
2019-11-13更新 | 905次组卷 | 23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高一人教版必修1-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能力提升)
3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目前俄国革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和组织性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                                                                                        

——列宁《四月提纲》

材料二 卡尔·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浪费了宝贵时间”去组织民主选举,而不是迅速地消灭凡尔赛军,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法兰西国家银行就位于巴黎市,存放着数亿计的法郎,而公社却对此原封不动也未派人保护。他们向银行请求借钱,马克思认为应该毫不犹豫地没收银行的资产。结果银行资产被搬运到了凡尔赛,武装了凡尔赛的军队。

材料三19世纪40年代诞生的科学社会主义是西欧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物质生产、阶级斗争和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思想领域实行伟大变革的结果。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问题:
(1)《四月提纲》是列宁在什么时候发表的演说?列宁所说的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各指什么性质的革命?“最自由的国家”情况后来有了什么变化?为此,布尔什维克党作出了什么重大决定?
(2)根据材料二,归纳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的失败的具体有哪些?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
(3)根据所学知识列举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并概述这一时期工人运动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不但宣称他已经发现并解释了社会运动的规律,而且还确信这些规律表明了恰恰是那些没有权力的人们——工人阶级能够而且将改变社会。他们将通过革命创造一个全新的社会。马克思认为这一革命性的变化不仅是令人向往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麦克莱伦(英)《卡尔·马克思传》

材料二   20世纪初期,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经过反复的比较鉴别,终于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在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   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作了题为《》的重要讲话,指出,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马克思“发现并解释了社会运动的规律”及其代表著作。简述马克思认为“这一革命性变化……不可避免”思想产生的时代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的会议,并简述该会议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处讲话的名称及其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为邓小平理论奠定了基础,试列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的两部相关著作。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大国崛起往往影响到国际关系变化,甚至对国际格局产生极大冲击。从社会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角度看,20世纪初期国际社会最重大的事件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C.美国实行“新政”改革D.中国清王朝被推翻
2020-02-06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只是开始对社会主义进行理论探讨和论证,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空想社会主义者则把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在于
A.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B.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
C.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
D.人们对理性王国普遍失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关于俄国二月革命,苏联时期的观点认为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俄国一些学者提出二月革命后各地几乎没有两个政权并存的现象,地方的实际权力没有转到临时政府新任命的委员手中。这一变化反映出
A.观点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B.苏联时期的评价更为客观公正
C.历史认识受到时代的影响D.详实史料会得出正确历史评价
2020-04-09更新 | 632次组卷 | 17卷引用:人教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5课练习题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真题 名校
8 .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生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A.17世纪初期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中期D.20世纪初期
2019-01-30更新 | 1860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0-2011学年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9 . 1917年4月列宁提出“一切权力归苏维埃”,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1917年9月,列宁又提出用武力夺取政权,走社会主义的道路。导致上述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俄国革命形势发展异常迅速B.俄国缺乏社会主义革命条件
C.布尔什维克缺乏明确的目标D.一战激化俄国社会各种矛盾
10 . 1831年,英国《人民之声报》发布工人阶级政纲,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1834年,英国“全国各业统一工会”宣布“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智慧的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这一变化反映了
A.社会主义成为英国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B.工业革命加剧英国社会的贫富分化
C.英国工会认识到联合斗争的必要性
D.英国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
2018-12-21更新 | 247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6届福建普通高中毕业班4月质检文综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