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西方殖民扩张首先从非洲开始,在人类近代史上,奴隶贩运写下了最可耻、最卑劣的一页。利欲熏心的欧洲殖民者把人数众多、具有热带作物种植技术,又能适应热带劳动的非洲黑人当作猎奴的对象。从塞内加尔河口到刚果河口的广阔地带,停泊着一艘又一艘欧洲殖民国家的贩奴船,把黑奴贩运到美洲。据资料统计,在400年的奴役过程中,非洲黑人被杀了上千万;圣多明各岛在18世纪上半期共输入奴隶280万人。

——摘编自李伯重、韦森等《枪炮、经济与霸权:谁在争夺世界经济的铁王座》

材料二   在十月革命影响和共产国际的推动下,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许多国家先后成立了共产党,建成了反帝民族统一战线。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席卷全球,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危机已经开始。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中国革命的胜利,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危机,加速了殖民体系瓦解的进程。

——摘编自《最新世界殖民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塞内加尔河口”“最可耻、最卑劣”奴隶贩运的见证地,并分析近代奴隶贩运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析十月革命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影响。举出二战之后,加快“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的事例。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第一国际解散的时候,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工人阶级中占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了。而《共产党宣言》中所确立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诸多原则也在世界各国的工人中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恩格斯才说:“《宣言》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1848年以来现代工人运动的历史。”时至今日。《共产党宣言》依然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纲领性文献,是全世界工人阶级的“圣经”。

——艾四林、曲伟杰《<共产党宣言>导读》

材料二   在提纲中,列宁指出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基本完成,目前应努力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从而实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的专政;新建立的国家政权形式应该是苏维埃共和国,而不应为议会制共和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进行的战争是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要摆脱这场战争,只有推翻他们的统治。

——品墨《你一定爱读的极简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马克思的革命活动,从工人运动的角度,分析《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归纳“提纲”发布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指出“提纲”的名称及其历史作用。
2022-03-11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天略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3 . 和平来之不易,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是国家和社会和平发展的重要保障。

材料一   1651年航海法的颁布不仅是“英国历史上政府第一次把对外贸易作为一个国家的事业来追求”,也是其追求国家层面全球海洋事业的开端。……经过之后的多次修正,1651年颁布的航海法已不仅仅是保护英国商船和渔船的法案,也已经成为英国殖民体系坚实的基石,该法案的实施促进了英国航运和海上贸易的增长……詹姆斯一世统治的22年只建造了19艘军舰。到1648年,英国在海上总共只有41艘军舰。在16491659年的11年中共建造了98艘军舰,加其余一些的战舰,英国海军到共和国时代结束时一共增加了207艘战舰。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   据苏联最新统计,十月革命前全国工人赤卫队员约有10万人,而拥护布尔什维克的士兵则有225万人,参加彼得格勒起义的工人赤卫队员有23千名,而革命士兵则将近18万人。事实说明,革命士兵同工人一起组成了十月革命的主力军。布尔什维克党正是依靠了工人和革命士兵的巩固联盟,在各个中心城市取得了战略优势,从而保证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正如列宁所说,“如果不是每个士兵和工人的斗志都十分高昂,政权永远不会脱离统治者的掌握……布尔什维克党认为,只有不断发展、壮大军队中的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才能真正把士兵争取到无产阶级一边。因此它一直非常重视在军队中建党。

——摘自李景治《俄国十月革命争取和改造旧军队的经验》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几个世界大国都已进入“原子时代”和“喷气时代”,而当时的中国连常规武器的制造水平都相当落后……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由于无法在战争中取得胜利,美国原子弹甚至运到了停泊在朝鲜半岛附近的航空母舰上……1960年,苏联全部撤走了在中国核工业系统工作的200多名苏联专家,并同时带走了全部的重要图纸……

——摘引自洪向华《复兴之路》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在共和国时代大力建设海军的目的。结合所学,简述克伦威尔在英国革命时期建设陆军(铁骑军)的具体举措。
(2)根据材料二,从军队和战略角度说明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今年2021年是苏军某一辉煌战役胜利的八十周年,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战役的伟大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使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重要理论依据。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国家军队建设所要遵循的历史经验。
2021-05-22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2021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回眸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更具有现实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是共产主义的后来者。大约到1843年下半年,马克思在对自由主义和黑格尔哲学进行漫长而深刻的清算之后才宣布自己是共产主义者。到19世纪40年代早期,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运动,不论是理论运动还是实践运动,早已在法国、英国存在一段时间了。

--摘自霍布斯鲍姆《如何改变世界: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故事》

材料二     《共产党宣言》面世一两周后,恰逢1848年革命爆发,革命像森林大火一样从巴黎蔓延到整个欧洲。巴黎成立的共和国政府被视作对比利时的威胁,马克思这个活跃在政治领域的外国人,已经进入当局的视线。他的母亲这时决定让他提前继承遗产,这笔钱在2月底寄到布鲁塞尔,比利时警察认为这是为暴动购买武器的资金。马克思立即被告知离开这个国家。4月,马克思和伙伴们到了德国科隆,成为了他渴望的角色-开办一家激进派的报纸。

--摘编自乔纳森·斯珀伯《卡尔·马克思:一个19世纪的人》

材料三     1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一直是现代世界思想乐章的重要主题之一”。当然,人们无法漠视,20世纪90年代初,马克思主义似乎陷入低谷。几乎在转瞬之际,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得到了复兴,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苏联官方马克思主义的终结解放了马克思;二是资本主义全球化,在一些基本点上恰好与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预见的情形相契合。正如马克思在1843年表明的:“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据霍布斯鲍姆《如何改变世界: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故事》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指出马克思在1843年前后的两个伟大转变,列举“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运动”在英国的表现。
(2)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根据这一提示,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概述马克思在1848年作出的贡献。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初“陷入低谷”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三,概括马克思主义的优点,并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021-05-09更新 | 257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形式也还是13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的传统形式,但其实质内容却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首先)是通过这样一些立法行为来实现议会对王权约束……后来随着“内阁制”的形成,王权又被进一步架空。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般的关系都破坏,它在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概括17世纪末英国创立的“全新政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18世纪中叶形成和完善的“内阁制”是如何使“王权又被进一步架空”。
(2)概括材料二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从人类“失去锁链”、争取解放的角度,阐述20世纪初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的历史意义。
2021-04-22更新 | 23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1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6 . 19世纪是法国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共和政体确立后,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虽按规定委派共和派西蒙为内阁总理,但又要求他对总统负责而不对众议院负责。结果众议院与总统发生冲突。1877年麦克马洪强迫西蒙辞职,令保皇派博富公爵组阁。众议院起而反对新内阁,却被麦克马洪解散。

——摘编自李洪钧等主编《民主自由人权的历史与现实》

材料二   雨果在这部作品中探讨了造成剥削与压迫的根源,寻找消除贫困与不公的方法,大力宣扬博爱、仁慈与宽恕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冉·阿让本身是那个制度下被损害与被侮辱的对象,但是他在主教大人的感化下,洗心革面,以最大的利他主义精神,去做一个全新的人。

——潘文年、郭剑敏等《百部经典名著导读博雅高等学校通识教育丛书》

材料三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1772-1837年)认为,人类社会约存在8万年,分为4个阶级,32个时期。不过,他只对32个时期中前8个时期做了说明,他的说明如下:


——摘编自林雅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法国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的标志,并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视角,说明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必然性,归纳“众议院与总统发生冲突”的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这部作品”的名称,分析这部作品产生的政治背景,并用一句话归纳雨果这一作品在内容上的特色。
(3)根据材料三,概括傅立叶对于人类社会划分的标准及其蕴含的社会历史观,结合所学简析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条件及其历史意义。
2021-03-10更新 | 2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1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的社会,从经验社会向科学技术过渡。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无产阶级即产业工人的队伍,经过科学理论的引导,才会体会到阶级觉悟的概念。工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起来斗争,争取自己的利益和社会地位,从而形成为一股历史潮流,正是这股潮流推动了意识形态领域中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逐步结合,这股潮流也日益壮大起来,成为19世纪并行交错的历史大潮之一。

——刘宗绪、黄安年《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它”开始的标志,并概括“它”给英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股潮流诞生的根源和意义。
2020-09-1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新高考创新卷》选考历史试题(二)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8年革命是一场全欧意义的革命,除了英国和俄国,整个欧洲都发生了革命……1848年革命迅猛异常的冲击力首先是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的产物,工人运动在40年代已经有了重要发展……革命发生后,受这一科学理论武装的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革命在全德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陈振昌《世界帝国史话德意志帝国》

材料二   1848年革命没有摧毁各邦的君主制度和反动势力,但重创了封建秩序,为后来的统一运动兴起创造了条件……1871年一个强大的新德意志帝国在欧洲勃然兴起,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开辟了德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然而,这个帝国既非历史上古老帝国松散结构的复合,也非帝国形态在其他民族中所呈现的那种高度统一,而是一个奇特的联邦国家。

——陈振昌《世界帝国史话德意志帝国》


(1)根据材料一 并结合所学,列举推动革命在全德迅速发展的相关史实,并分析欧洲工人运动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这个帝国是一个奇特的联邦国家”的具体表现。评价新帝国对德国发展的进步意义。
2020-08-26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20届高三6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不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要向群众说明:工人代表苏维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不要议会制共和国(从工人代表苏维埃回到议会制共和国是倒退了一步),而要从下到上遍及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的代表苏维埃的共和国。

——列宁《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材料二     列宁的胜利来之不易。为了在一定时期内腾出手来,为了继续和巩固社会主义革命,列宁于1917 年12 月15 日同中欧列强起先实行停战,后来在1918 年3月3日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德国最高统帅部肆无忌惮地利用了力求生存的布尔什维克政府的弱点,军事领导在鲁登道夫的影响下,无视俄国要求的民族自决权和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也不顾外交部国务秘书屈尔曼的异议,强行缔结了把波罗的海国家、芬兰、波兰和乌克兰从俄国割离的和约; 俄国失去了其大部分人口、四分之三的钢铁工业和将近四分之一的纺织工。……而西方列强( 这里指英、法等“协约国”成员)却由于《布列斯特和约》增强了把战争进行到底的决心,因为对它们来说毫无疑问的是: 德国一旦取胜也会把同样苛刻的条件强加于它。

——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

材料三       我们的党纲不能只是政治纲领, 而要用经济建设的纲领来补充, 不然它就不可能成为党的纲领,《全俄电气化计划》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党纲”。……它应当用第二个党纲, 即恢复整个国民经济并使它达到现代技术水平的工作计划来补充。没有电气化计划, 我们就不能进行真正的建设。……如果没有电气化, 回到资本主义去反正是不可避免的。

——摘选自列宁在全俄苏维埃“八大”的政府工作报告(1920年12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当时俄国革命第一、二阶段性质的不同,简要说明列宁这一演讲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是“列宁的胜利”的理由,概述该和约的签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苏维埃俄国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并用一句话概括列宁当时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定义。
2020-07-10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考前热身(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10 . 世界近代化的号角随工业革命吹响,它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层面激荡着改革与冲突的乐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个重大变化是交通。铁路在1848年时尚处于公认的幼年时期。不过,在英国、美国、比利时、法国和德国,铁路已经具有相当重要的实际意义了,交通的改良十分惊人。例如,奥地利帝国已在1830—1847年间,增加了3万英里以上的公路,其公路里程也因此扩充了二又三分之一倍。比利时在1830—1850年间,几乎将其公路网增加了一倍。美国一如既往在其交通事业方面比任何其他国家更为庞大,邮车道路网扩充至八倍以上,从1800年的2.1万英里,增加到1850年的17万英里。从1800年至19世纪40年代初期,西方世界的航运总吨位增加了一倍多,而且已有汽船往返于英、法两国之间,并定期航行于多瑙河上。

——摘编自艾瑞克霍布斯邦《革命的年代1789—1848》

材料二   伴随着工业革命,人们越发崇尚理性的力量。然而忽视理性毫无所知的心灵因素,绝不是明智之举。如同局限于经济学家和物理学家限定范围内的思想家那般,诗人虽被远远地抛在后面,但他们不仅看得更深刻,而且有时看得更清楚。浪漫主义渴望过去那种人与自然的合一,而资产阶级世界却是一个极尽精明算计的自私社会。《共产主义宣言》的呼声也代表了整个浪漫主义。这样一个世界或许能使人富足或舒适——尽管事实已很明显,它也使其他人,更大多数人,处于挨饿和悲惨境地——但却也使人们的灵魂赤裸而孤单。

——整理自艾瑞克霍布斯邦《革命的年代》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后西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影响。
(2)阅读材料二,请指出材料二中的诗人有谁?请举两个例子。并结合所学概括共产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相同之处,简述《共产党宣言》认为共产主义者应该在当时的社会怎么做。
2020-06-26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6月仿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