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38 道试题
1 . 悠悠史事
历史的发展由众多史事构成,把握关键史事才能对历史有整体性的认识
A.朝鲜战争   B.“南方谈话”   C.香港回归   D.中共八大
E.重返联合国   F.十一届三中全会   G.加入世贸组织
(1)请将以上史事对应填入表格中(填写序号)。
时期史事
①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③“文化大革命”时期
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以上史事发生在北京的是        。(填写序号)
(3)在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作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是        (填写文字)
2021-05-14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中国外交政策及成就与国际形势对应正确的是
国际形势新中国外交
A美苏两格局正式形成开始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二战后欧洲开始走向联合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C美国经济增长缓慢,霸主地位开始动摇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坚持“和平与发展“ 是朝代的主题
A.AB.BC.CD.D
2021-05-14更新 | 437次组卷 | 9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初期,日本吉田茂政权在政治上始终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年10月,中苏两国在对日关系的联合宣言中传递了力图实现同日本邦交正常化的信息,日本以与自由主义阵营各国强化关系是日本最为迫切的外交课题为理由,拒绝了中国和苏联的请求。日本外相冈崎胜男访问台湾时,表明日本政府既然和台湾当局建立了正式关系,就不能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场。

——摘编自张文彬《日本对华政策1952-1972转变期间民间因素的影响评析》

材料二   1958年,戴高乐重新执政后,在军事和防务政策上强调法国的独立性,十分重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重要地位,希望推动对华关系。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戴高乐要发展中法关系的言行,希望通过中法关系的突破,来推动中国同其他西欧国家的关系。1964年,法国与中国建交,成为西方大国中同中国建交最早的国家。法国的这一举动进一步推动了美国国内围绕对华政策的讨论,影响了后来尼克松的对华政策。

--摘编自翟强《从隔阂到建交: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四年的中法关系》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20世纪50年代日本、法国对华政策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中日、中法关系最终实现正常化的相同因素及重要影响。
4 . “尼克松总统历来就是个强硬的反共分子”,“但尼克松得到了基辛格的调教”,“尼克松-基辛格的世界观是现实政治的产物”。推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主动改善同中国的关系的“现实政治”不包括的是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C.美国与苏联的争霸中咄咄逼人
D.美国陷于越战的泥潭中难以自拔
2021-05-14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美国《商业周刊》在评论某次国际会议时,认为美国企图把中国“无限期排斥在世界外交舞台之外”的幻想已被粉碎。有些报刊还评论道:“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印度支那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这次国际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A.印度尼西亚万隆B.瑞士日内瓦
C.纽约联合国总部D.印度新德里
2021-05-14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在1955年召开的某次国际会议上,“重申了和平共处原则,周恩来因此而赢得了崇高的声望,被公认为亚非国家民族主义的支持者和反对西方帝国主义的斗士”。这次国际会议最有可能是
A.日内瓦会议召开B.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
C.第26届联大会议D.万隆会议召开
2021-05-14更新 | 14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1955年,新中国电影对国际电影节的参与不再局限于社会主义阵营,主动参加了英国爱丁堡电影节和法国戛纳电影节等,部分影片还获得了很好的奖项。这从侧面反映出
A.“求同存异”方针的实践B.积极参加区域性国际组织活动
C.中苏关系出现严重恶化D.外交逐渐突破意识形态的影响
2021-05-14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五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联合国大厦里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壁画的主题叫“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新中国充分体现这一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另起炉灶”
C.“一边倒”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021-05-14更新 | 489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届高三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年来,世界出现了很多预想不到的事,英国脱欧,美国不断“退群”、极右翼势力崛起……我们现在经常能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性,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负面作用的集中体现。我国也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将充分抓住当前战略机遇,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地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推动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朝着有利于人类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论断,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分歧,引发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共鸣。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让国家更富强、人民更幸福,为复杂多变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贡献……中国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坚定维护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积极倡议各国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表明了中国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参与和引领国际合作的意愿与能……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系列的事实证明,中国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世界繁荣发展的福音。

——摘自《解放军报》金灿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担当》


(1)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涵。
(2)请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现代史内容,说明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做的努力。
2021-05-14更新 | 273次组卷 | 2卷引用:决胜新高考·名校交流辽宁省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在世界局势巨变和新冠疫情形势严峻的背景下,2020年11月20日,亚太经合组织召开第27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视频会议,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会上发表《携手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提出“共同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这一讲话
A.创新了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模式B.助推了各成员国政治一体化进程
C.确立了建立亚太区域治理体系的目标D.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少数国家的单边主义行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