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4 道试题
1 . 唐代柳宗元说:“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
2 . 《左传》成公十一年(公元前579年)载,晋大夫郤至与周王室争部田,周王不能直接命令郤至,只能“命刘康公、单襄公讼诸晋”,通过晋侯来解决争端;在解决争端过程中,郤至竟公然对周王使者刘康公、单襄公振振有词地说:“温,吾故也,故不敢失。”最后,还是由“晋侯使郤至勿敢争”。这反映出当时
A.家国体制得到巩固B.诸侯僭用礼乐较为普遍
C.天子权威受到冲击D.诸侯之间兼并战争频繁
4 . 《礼记·礼运》曰:“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由此可见该制度
A.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B.使土地和政治权力层层分割
C.确立了中央集权制D.扩大了国家疆域
2020-05-13更新 | 112次组卷 | 2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凯博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微子受封、井田制、司南、《诗经》
政事堂、三教并行、夜市、租庸调
“腹里”、宣政院、北曲、青花瓷
象郡、直道、灵渠、小篆
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
6 . 历史地图是依据对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等的分析研究绘制而成。


(1)请在下表空白处,填写四幅地图(局部)对应的朝代及地方行政制度名称。
图片序号图1图2图3图4
朝代
地方行政制度


(2)图3所示制度的弊端后来通过一项措施的实行得以解决。结合所学,写出此项措施的名称。
(3)请按朝代先后顺序将四幅地图排序,并结合所学归纳其体现的总体趋势。
2020-04-1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北区)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为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
2020-04-13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北区)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如图是“西周世系表”,从周武王开始经历了11代12位王的统治。其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皇帝制
9 .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2020-04-07更新 | 239次组卷 | 63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列文字记载符合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特点的是
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②“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③“立子以嫡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
④“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