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春秋时期,贵族卿大夫对“礼”进行改造,“威仪”和“礼”逐渐分立,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他们并不看重“礼”的威仪方面的内容,更注重“礼”所具有的社会规范作用。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A.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B.贵族群体的内部分化
C.诸侯争霸的政治局面D.礼制政治效用的强化
2 . 周天子派遣自己的子弟、功臣,以及亲属或臣服的旧邦首领,带着武装家臣到指定地点去治理那里的土地和人民,造成了不同族人的混居。“不同族人混居”带来的深远影响是
A.为以后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奠定基础
B.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使国家彻底以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
D.解决了贵族权力继承上的矛盾
3 . 如图是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尊内底铸有铭文122字,“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yi治理、安定)民”。材料中的“中国”指当时
A.统治的地域中心B.汉文化影响范围
C.封建政权的称谓D.中华民族的总称
2020-10-09更新 | 556次组卷 | 18卷引用: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青铜兵器B.铁制农具C.皇帝宝座D.祖先牌位
2019-07-16更新 | 720次组卷 | 54卷引用:北京101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梁启超说:“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其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梁启超认为
A.宗法制度最早起源于周代
B.宗法制度影响至今
C.家族是最基层的政权组织
D.宗族比国家更重要
2019-05-27更新 | 705次组卷 | 17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大附属密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周代政治中,“乐”和“礼”具有同等的地位,即所谓“礼乐行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因此就有了“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理论概括。这说明周代“乐”和“礼”结合的目的是
A.巩固并扩大统治疆域B.维护贵族间的等级秩序
C.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D.保证对封国的集权控制
2011·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                                                                                   
A.国主B.领主C.盟主D.君主
8 . 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它的实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这种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
A.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B.彻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
C.不利于原族群的进一步发展D.完成了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
2020-11-22更新 | 398次组卷 | 4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    )
A.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B.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
C.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
D.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
2019-10-17更新 | 558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8—2019学年北京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考卷
10 . “商朝晚期的殷墟甲骨卜辞表明,不论同一代兄弟有几人为王,只有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由此可以推断出商朝晚期
A.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已成定制
B.宗法世系观念已大大加强
C.王位世袭制度已经趋于衰落
D.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尖锐
2019-07-26更新 | 534次组卷 | 40卷引用:北京市中国农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