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按照周代庙制,祖先的宗庙,天子立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无庙。超出定制之庙,要择吉日将神主迁入太祖之庙,而其宗庙则被毁弃,此举称为“迁庙”这说明周代
A.天子具有绝对权威
B.祭祀仪式非常严格
C.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D.注重维护等级贵贱
2 . 《礼记》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
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公有制④私有制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19-08-24更新 | 558次组卷 | 3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A.分封制B.宗法制C.世袭制D.禅让制
2019-12-03更新 | 518次组卷 | 62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明清时期,世家大族家法族规中多有教导族众生活态度及治家处世的规定,如忠君国、孝父母、敬师长、息争讼、戒赌博、诘盗贼等。这表明
A.民间力量干预国家统治B.儒家伦理占据主导地位
C.宗族观念利于社会治理D.社会活动依赖血缘关系
2020-07-03更新 | 495次组卷 | 16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07·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5 . 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
A.自然的崇拜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亲的族姓D.因功得到的封地
2019-01-30更新 | 1636次组卷 | 20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荀子》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出西周实行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2019-09-29更新 | 487次组卷 | 40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京津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据《礼记·礼运》记载,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大同”社会之后,社会进入“小康”之世,其基本特点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表明“小康”之世
A.具有浓厚血缘色彩
B.是历史倒退的体现
C.开始出现分封制
D.阶级矛盾变尖锐
2019-05-09更新 | 48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8—2019学年北京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考卷
8 . 《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C.西周初分封制
D.西周末王室衰微
2019-11-12更新 | 473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4届北京北信附中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矛盾
10 . “华夏”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被周边民族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是在
A.西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五代十国时期
2020-01-17更新 | 330次组卷 | 32卷引用:北京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