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春秋时期,鲁国已是积弱之国。然而,诸如滕、薛、曹、邾、杞等国皆勤贽(持礼物以求见),修朝礼;即使远在方域之外的谷、邓等国也不惮(怕)仆仆,至鲁来朝。下列可用于解读“至鲁来朝”这一现象的是(  )

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B.“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C.“仲尼厄而作春秋”D.“周礼尽在鲁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对该“周人统治的机制”解读正确的是(     
A.周王拥有绝对的权力B.按照宗族等级分配政治权力
C.打破禅让政治的传统D.血缘贵族政治从此得以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著名学者周谷城在谈到夏商两代部落国家的组织时说:“每一氏族可称为一国,许多氏族的联合,仍可称为一国”。而在西周,诸侯统治的国家叫国,卿大夫统治的国家叫家,“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这表明西周(     
A.铲除了异姓贵族建立的封国B.早期国家形态走向了成熟
C.消除了血缘关系的政治影响D.中央实现了直接管理地方
2022-09-30更新 | 359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第二中学、南师大灌云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4 . 周王在分封土地的同时,还以族为单位把人民分封给诸侯。例如鲁侯伯禽受封的六个殷人氏族,就是随伯禽受封迁过去的。这些殷人氏族和伯禽所带的周人氏族,构成鲁人的主体。以往的国都是因氏族聚居而形成,偏重血缘关系,这个时候的国就有了地域概念。这表明分封制下(     
A.早期国家日益发展B.国家垂直管理地方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贵族政治日趋衰落
5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认为某制度是“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下列最能体现该制度的是(     
A.邦内甸服,邦外侯服B.嫡庶有别,毋易庶子
C.事无小大,皆决于上D.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夏商周三代宗法制度的最重要特点是将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这反映了宗法制度(     
A.家国一体化的特征B.原始宗教的内隐性
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维护嫡长子继承制
2022-09-16更新 | 1585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国乐器中的钟、磬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商时期就有石特磬。西周时出现了金编钟和玉特磬,在举行祭祀、朝会等活动时,依照礼制安放不同数量的乐器,乐器声响,金声玉振。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A.重视祭祀活动B.乐器制造水平高C.等级秩序严格D.社会生活政治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对这一政治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A.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B.体现儒家君民平等共治
C.形成贵族分封等级序列D.体现法家君主专制思想
9 . “殷革夏命”后,商族成为“天下共主”。商王朝一方面极力推行神权政治,神化商王的“天下共主”地位;另一方面实行外服和内服制度,细化中央王朝与方国之间的关系。商朝卜辞中留下了大量王室征讨方国的记录。上述材料说明商代(     
A.王室与地方矛盾不断激化B.中央集权体制遭遇挑战
C.王权与神权开始有机结合D.地方管理方面有所改变
2022-09-02更新 | 2769次组卷 | 39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八校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联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10 . 何尊是西周早期周成王时期的青铜器。器内底铸铭文12行122字,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宅兹中国”。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实物见证。从中可以得出何尊的史料价值有(     
①集权的政治制度大体形成    ②可以印证武王伐纣史实
③西周时期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④已经迈入早期国家形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④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