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这标志着(     
A.禅让制取代了世袭制B.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C.部落取代了氏族D.铁器取代了青铜器
2 . 祭品作为国家祭祀活动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是一种重要的符号体现,在祭祀活动中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天子举(举,平时的盛馔)以大牢(牛羊猪齐全的太牢),祀(祀,大祭)以会(三份太牢);诸侯举以特牛(特牛,一头牛),祀以太牢;卿举以少牢(仅有一羊一猪),祀以特牛;大夫举以特牲(特牲,一头猪),祀以少牢;士食鱼炙,祀以特牲;庶人食菜,祀以鱼。上下有序,则民不慢。

——据《国语·楚语下》

材料二   元世祖忽必烈登基后,创立元朝太庙制度。中统元年(1260年)始用中原礼制,在中书省祭祀祖宗神位。在太庙礼制创建过程中,较引人注目的是改造三牲。至元七年十月,“敕来年太庙牲牢,勿用豢豕(喂养的猪),以野豕代之”;至元八年九月,“敕今岁享太庙毋用牲牛”。至元十三年九月,“享于太庙,常馔外,益野豕、鹿、羊(很可能是捕获的黄羊)、蒲萄酒”。大德二年(1298)正月,特祭太庙,用马一,牛一,羊、鹿、野豕、天鹅各七。此太庙牲品基本固定用马、牛、羊、野豕、鹿五牲。

——摘编自马晓林《元朝太庙祭祀中的“国礼”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时期祭祀活动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元朝太庙祭祀活动,请结合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的释元朝太庙祭祀活动的信息。
2023-02-0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一)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礼记》记载:“殷人称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和殷商相比,西周的治国理念特点是(     
A.突出人的作用B.强化神权色彩
C.注重道德治理D.依赖血缘纽带
2023-02-08更新 | 86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0年人教版高三高考(广东)历史一轮课时复习卷: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先秦、秦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指出,西周时期的特殊历史机遇,使周王室的血缘亲属直接转化为诸侯的政治贵族,解决了政治与血缘、宗族与国家的融合问题,实现了政治关系与血缘关系的相互转化。这一转化主要缘于(       
A.分封制度的实施B.君主制度的确立C.井田制度的推行D.礼乐制度的实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周代实行国人参政制,运用舆论褒贬当局、参与朝会、举行起义和暴动是国人对朝政施加影响的常见方式。国人集会对所议政事不但有发言权,而且有表决权。当政局动乱之际,国人在推举摄政的过程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材料反映出周代(     
A.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激化B.政体中具有原始民主成分
C.贵族权力受到了较大限制D.原始民主植根于悠久历史
2023-02-06更新 | 167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西周初期,大量的殷商贵族被迁到洛邑。周公要求他们顺从天命,安于邑居,承诺他们仍然分有土地,还可以担任各种官职。这些举措旨在(     
A.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加强中央集权
C.增强政权的认同感D.推行仁政
7 . 《史记》载:武王灭商之后“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又“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黄帝之后于祝(今山东禹城),帝尧之后于蓟(今北京),帝舜之后于陈(河南准阳),大禹之后于杞(河南杞县)”。此举旨在 (     
A.强化对落后边缘地区控制B.笼络监视殷商贵族
C.彰显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D.弘扬儒家仁政思想
8 . 国家是文明社会形成的重要标志,国家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备受关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早期国家,指的是一种不成熟的国家状态。具体到中国而言,早期国家大致为夏、商、西周时期。当时,虽然出现了以王室为代表的公共权力,但社会组织中的地域关系尚不成熟,还无法取代血缘关系的影响。因此,血缘关系的瓦解是早期国家向成熟地域国家转型的关键。

一—摘编自黄明磊《族群迁徙推动中国早期国家转型》

材料二   隋唐时期,国家扩大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一个巨型国家要正常运转、长久维系且有效率,没有制度的保障是无法想象的。唐朝是中国古代王朝国家制度建设的典范。制度的完备对唐朝国家和社会的运作,尤其是促使唐朝走向强盛具有重要作用。唐朝崛起于东亚,制度的健全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摘编自李鸿宾等《中国通史大师课》

材料三   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要素。1940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清晰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新型民族国家理念。1949101日,随着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建立,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理想从文本走向现实。

——摘编自石培玲《抗战时期的现代国家观与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思想基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是如何进行国家制度建设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22-23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一书中指出:“所谓西周的宗法制度,就是用‘大宗’和‘小宗’的层层区别把奴隶主贵族联系起来。周王自称为‘天子’,他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的大宗。”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政权与族权相结合B.封邦建国
C.皇权独尊至高无上D.中央集权
2023-01-06更新 | 225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张荫麟、吕思勉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氏室上面的一层是国君和同姓卿大夫构成的大家族,更上的一层是周王和同姓诸侯构成的大家族。其天子和异姓诸侯彼此间则多半有姻戚关系。这整个封建帝国的组织大体上是以家族为经,家族为纬的。”由此可知
A.封建社会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上
B.家国一体的国家治理模式
C.先秦政权尚未实现中央集权
D.以血缘宗法构建政权组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