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 道试题
1 . 周朝有同姓贵族之间不得联姻的规定,故周王室主要与异姓诸侯联姻,这些诸侯国被称为“甥舅之国”。“甥舅之国”的出现
A.加速了周王室统治的衰落B.进一步扩大了周代宗法体系
C.强化了部落血缘贵族统治D.说明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西周分封制的要旨在“分”,通过分封子弟、功臣,以分治领土,屏卫王室;宗法制的要旨在“合”,通过血缘纽带达到合族目标。通过这一“分”“合”,西周
A.政府行政管理逐渐垂直化B.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C.国家疆域得到了一定拓展D.宗族权威日渐突出
2020-04-16更新 | 494次组卷 | 17卷引用:西藏昌都市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周代通过分封,使姬姓周人的亲族迅速遍及天下,北起燕山,南至汉水,西起陕甘,东到齐鲁,到处都楔入了姬姓人群。这说明,分封
A.旨在抑制地方诸侯势力B.削弱了周王室统治力量
C.萌发了宗族认同的意识D.奠定了地缘政治的基础
5 . 长期以来,海外炎黄子孙返乡寻根祭祖,这种情结源于
A.郡县制B.宗法制C.科举制D.分封制
2020-02-11更新 | 435次组卷 | 22卷引用:西藏昌都市第四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作出适应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部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中国论文网

材料三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指出材料一中论述到的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
(2)据材料二,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政治制度“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但其“本原精神”“仍可不变”。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三中的“本原精神”是指什么。
7 . 下列关于分封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封对象是天子的同姓亲族B.分封制加强了君主专制权力
C.分封制彻底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矛盾D.分封制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
2020-01-1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下列关于“封建之制” 的解释正确的是
A.地主土地所有制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D.封建社会
2019-12-2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那曲二高2018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春秋时期,晋国赵氏宗主赵盾在晚年将宗主之位让给异母弟赵括,后来爆发了赵氏宗主之争的“下官之难”(赵氏孤儿事件),赵盾之孙赵武重新夺回了宗主之位。这反映出当时
A.大宗小宗常被人为改变B.社会剧烈变化礼崩乐坏
C.赵武是宗法制的捍卫者D.血缘关系退出政治舞台
10 .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大阅兵令国人振奋,感受国家的强大,增强民族自豪感“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