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 道试题
1 . 唐杜佑《通典》卷一九《职官》中记载:“殷制,天子建天宫,先六太:日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典司六典。”材料表明在商朝的职官系统中,有关宗教事务的职官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所谓“六太”中,神职人员占三席。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
A.当时中国宗教非常盛行
B.商朝政权与神权的高度结合
C.祭祀是当时最主要的行政工作
D.商朝时神权凌驾于政权之上
2 . 《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还规定,白叟五十岁以后,不再服劳役;六十岁以后免服兵役。并依据户口册核对老年人的家庭及其产业状况,规定“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这说明秦汉之前的养老制度
A.注重礼制和孝道
B.带有宗法色彩
C.受儒家思想影响
D.重视礼法并施
2019-09-08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吉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据《左传》记载,子产曾说,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据此可知
A.礼来源于对自然的崇拜
B.礼旨在维护君主制度
C.礼的实质是国家根本大法
D.礼主要维护平民利益
2018-09-1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月考历史试题(第17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晋昭侯封桓叔(昭侯之叔)于曲沃。师服预言:“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今晋,甸侯也,而建国。本既弱矣,其能久乎。’”师服意在
A.离间宗亲关系
B.维系统治秩序
C.取消分封制度
D.建立中央集权
5 . 据《礼记》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由此可见该制度
A.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
B.使政治权力和土地层层分割
C.反映出大宗小宗之别
D.封邦建国扩大了国家疆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西周时,福建首见于中原文献的记载。《周礼·夏官》载:“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这说明
A.福建地区成为周初重要的分封国
B.周朝的统治和地理认知范围扩大
C.中央政府严格控制地方财政物资
D.周期统治夷夏之防色彩特别浓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成书于春秋晚期的《考工记》记载,周朝都城采取“左祖右社”的布局,“祖”为宗庙,是供奉周王室祖先的地方,“社”为社稷,是国家举行大典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地方。这一布局反映了当时:
A.森严的宗法等级关系
B.“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统治思想
C.“君权神授”思想萌芽
D.“天人合一,时空一体”的哲学思想
2018-04-24更新 | 244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西省宁都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十月月考翠微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春秋左传》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材料表明
A.礼乐制度规范贵族行为
B.传统政治中的理性考量
C.嫡长子继承制受到冲击
D.儒家伦理决定王位继承
2018-04-09更新 | 250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尚书》记载西周“克(能够)明俊(才俊)德,以亲九族;九族即睦,平章(分辨彰明)百姓;百姓昭明,协合万邦。”这主要反映了西周时期
A.儒家民本思想的完善
B.宗法政治的突出特征
C.察举选官的雏形出现
D.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10 . 《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又贰宗,士有隶子弟(士以子弟为仆隶),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按等级递减)。”这段记载反映了
A.宗法制的等级系列中有庶人,也有奴隶
B.周朝在宗法制基础上完善分封制
C.宗法制下大宗和小宗之间无政治隶属关系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