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3 道试题
1 . 有媒体报导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和全运会获得佳绩后,回到老家广东中山市古一村,苏家长辈特意开启苏氏祠堂中门,用状元礼遇迎接,进行了隆重的祭祖仪式。请问与我国古代的哪项制度有关联
A.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科举制度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推行了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李凤琴《西周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分封制之比较》

材料二   分封制在联系制度上就已经决定了周天子的政权不稳,国家的动荡。面对众多力量强大且不受约束的诸侯,假使一家的实力真正成长到能够与天子抗衡,那么王朝的覆灭也就不远了。况且世袭制的延续性,就能够让一方诸侯持续的累积实力。而郡县制联系于任免制而非世袭制。郡守与县长官均由中央皇帝直接任命,并且还设立监察使,行政、军事与司法三权分立,层层将权力集中到中央。这样,不仅减少了地方实力超越中央的可能,还将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大大推进了中央集权的程度。

——陈鑫高、刘红琪《郡县制较于分封制优势分析与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答分封制实施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历史影响。
2018-02-04更新 | 1153次组卷 | 32卷引用: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考古发掘表明,商朝最早的首都称“嚣”,最显著的特点是其城墙,最初至少有10米高,地基约20米厚。城墙由层层叠加的夯实的泥土筑成,极为坚固和持久。现代学者估算,建成这座城墙需要1万人大约工作20年。这说明商朝初年
A.社会矛盾尖锐B.经济高度发达C.国家机构完善D.建筑技术高超
2014·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4 . 据《史记》记载,周公旦灭古国唐国,成王得到消息后用刀削下一片桐叶,与弟弟叔虞开玩笑说:“用此桐叶作为珪(象征爵位的玉器)赏你”.史官因此请成王择日封赏礼.遂封叔虞于唐.此则故事反映出
A.成王分封时授予爵位B.成王分封时以桐叶为封国之名
C.成王分封时要举行仪式D.成王分封时是整国授予的
2016-11-27更新 | 2973次组卷 | 23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但周天子仍被奉为天下的共主,没有一个诸侯可以取而代之。一些强大的诸侯往往以尊王的名义.在拱卫王室的同时,借机扩张自己的势力以图霸业。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A.礼乐文化仍具有重要影响B.分封制度彻底瓦解
C.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未动摇D.社会阶层剧烈变动
6 . 西周时期,远在黑龙江流域的肃慎成了周的属国;周文王的伯父太伯、仲雍与当地人结合,形成兼有商、周和当地特点的吴文化,吴和越又开发了东南地区;而秦人和西戎诸族共同开发了西北地区。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南北方联系逐渐增强B.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已建立
C.民族融合与交流加快D.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正式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从考古发掘的文物上看,周初,地处边陲的几大诸侯国出土的青铜器,多是周王室的制品,少有封国的器物。迨至西周后期,封国器物不仅数量多,而且制作精美,甚至超过了周王室器物的水平。这表明
A.分封制促进了社会发展B.分封制度已经瓦解
C.诸侯威胁了王室的权威D.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2021-07-07更新 | 538次组卷 | 2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指出,“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中国必须再次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里“重新建构”是指
A.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B.从强调礼治到重视法治
C.从无序管理到有序管理D.从地方自治到中央集权
2021-11-05更新 | 511次组卷 | 29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商代方国臣民为各地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西周以后,诸侯及贵族所有的臣民在名义上也都逐渐属于周王所有,这一变动(     
A.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B.确立起君主专制制度
C.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D.利于加强地方的管理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