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周时官员任命和诸侯分封均有一个正式而隆重的册命仪式。在册命时,周王让史官当众宣读册命书,并把册命书交与受命官员。周王反复强调“勿废朕令”,官员和诸侯也表态要“万年永保臣天子”。这表明西周时期
A.选官制度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B.君臣关系包含了权利义务内容
C.产生了维护等级的儒家伦理思想D.出现了高度集权的地方行政体制
2020-05-09更新 | 512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9年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南郊中学十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传说中的五帝嬗递和尧舜禹的禅让都是纯粹出于公心,即所谓“公天下”;禹传启,把原属于部族内部的传递,变为父子相传,古人谓之“家天下”。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源是
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家国同构观念的萌生D.继承人的品德优良
2020-11-11更新 | 470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普集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史记·夏本纪》曰:“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也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以上关于启继位的不同记载。主要说明了(     
A.历史文献不能全信B.历史记载错漏明显
C.对历史事件所持立场不同D.对启夺权方式理解有异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西周分封制的要旨在“分”,通过分封子弟、功臣,以分治领土,屏卫王室;宗法制的要旨在“合”,通过血缘纽带达到合族目标。通过这一“分”“合”,西周
A.政府行政管理逐渐垂直化B.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C.国家疆域得到了一定拓展D.宗族权威日渐突出
2020-04-16更新 | 495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政治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分封与宗法关系的说明最为恰当的是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侯国不再以周天子为大宗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侯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小宗
C.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侯国的大宗
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2022-02-15更新 | 130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2届陕西省宝鸡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6 . 伊藤道治在《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一书中指出,“封建亲戚”的主要国家,大体就在黄河中下游的农耕文明区。其中鲁、卫、晋、燕这些姬姓封国势力最为强大,地处要冲,足以决定大局。这表明周初分封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王畿B.笼络宗亲C.奖赏功臣D.拱卫王室
7 . 如图是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尊内底铸有铭文122字,“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yi治理、安定)民”。材料中的“中国”指当时
A.统治的地域中心B.汉文化影响范围
C.封建政权的称谓D.中华民族的总称
2020-10-09更新 | 556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大败楚国后,在黄河以北的河阳举行诸侯会盟,并召周襄王参加。《春秋》将周襄王参加此次会盟记为“天子狩河阳”(“狩”是天子的大权之一,以狩猎为名巡视境内),这表明
A.春秋时期诸侯兼并战争频繁B.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地位
C.晋文公履行了分封制的义务D.《春秋》意图维护礼乐秩序
2019-11-01更新 | 668次组卷 | 25卷引用:【市级联考】陕西省咸阳市2019届高三模拟检测(三)文综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汉代画像石《周公辅佐成王图》。几位同学就这幅画像石的历史内涵进行了推测,其中与历史实际基本吻合的是
A.图中诸侯四方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B.图中成王地位至尊,说明周王已经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图中周王实行分封,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得到严格履行
D.图中周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德成为政治权力之间的主要纽带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各个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材料二:一个人起什么名字,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春秋时期,许多人常常以“牛”“耕”作为名、字。例如,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字子耕。

材料三:凡是经过改革的国家,就其国内情况而论,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权;但是就全中国来说,却出现了七个割据称雄的国家。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人口和租税,……七个强国之间的兼并战争进行得更剧烈了,战争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了。

——杨宽《中国断代史系列·战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王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出当时的什么社会现象?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评价战国时期的这些战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