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诗•商颂•殷武》说:“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这说明商朝
A.实行分封制维护社会秩序
B.以宗法制维系国家政治统治
C.以武力、德政维护民族关系
D.稳定了与周边民族的联盟关系
2 . 选修-改革:齐国管仲改革
材料: 管仲姬姓,父亲是齐国的大夫,家道中衰,自学通“诗”、“书”,懂礼仪,知识丰富,武艺高强。因家贫经商,游历广泛,阅人无数,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公元前685~645年,40年间管仲任齐国相,进行改革。政治上,改革用人制度,“以劳受禄”、“案其功而行赏,案其罪而行罚”,突破了世卿世禄制。“定民之居”,调整全国行政区,将国划分为21乡,士15乡、工3乡、商3乡,分设3官管理;将鄙野(国都之外的地区)分为5属,设立5大夫管辖,属下有县、乡、卒、邑4级,分别设官管理,革除部落的残余影响。经济上,重视发展农业,提出“无夺民时,则百姓富”,推广先进的铸铁农具,“辟田畴、制坛宅、修树艺、劝士民、勉稼穑”,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案田而税”,根据土质好坏和产量多少而征收差额赋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实行粮食“准平”政策,平衡粮价,承认农民粮食贸易、拥有私田的合法性。推行“官山海”政策,对制盐冶铁业实行国家垄断经营,国家专卖食盐和铁器,增加国家财政。对外,提出“尊王攘夷”政策,联合北方诸国,抵抗山戎族南侵、挫败楚国北上。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管仲改革成功的历史原因
(2)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管仲改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016-04-1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四川绵阳南山中学高三12月考文综历史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明史》卷七十《选举二》
(1)据材料一概括三代与秦在任用官员方面的区别,并由此分析职业官僚制度形成的历史进步性。
(2)据材料二,说明明代科举考试与唐宋的主要区别。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影响?
2014-12-22更新 | 3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市三中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12-13高一上·广西柳州·阶段练习
4 .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   此种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因而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寒门、商人地主等……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了政权。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材料四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北宋汪洙《神童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赵恒《励学篇》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2)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
(3)根据材料四回答,科举制对宋朝的社会风气和社会观念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13-01-05更新 | 56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西柳州铁路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