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分封制”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为诸侯的社会制度,在“分封制”下,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他们拥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资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即可尽义务。周王是共主性质的(共主是氏族社会遗留的领袖模式,禹为最后的氏族共主)。诸侯的土地理论上在其死后可由周王室收回重新分配,但一般是世袭。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争霸战争的发展,周朝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分封制”开始破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取消“分封制”,秦王朝在全国推行单一的"郡县制"。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自元代始,行省区划……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这种以北制南,各省北向门户洞开和人为实行形格势禁的政策,在汉地诸行省表现最为突出,从而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

-----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分封制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新皇帝”在地方上采取的措施;并分析该措施与西周分封制相比有何进步性。
(3)据材料三,概括元朝划分行省区域的主要原则及其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行省制度的历史地位。
2021-03-23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材料四   若元(元朝),则起逆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地理志》


请回答:
(1)四则材料各反映的中国古代相关的制度名称是?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的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
(3)综合四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得出你对古代中国地方建制的认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特征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宗庙中称亡父为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

——《礼记大传》

材料二 《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 圣者所以必有宗,何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 宗其为始祖后者为大宗,此百世之所宗也。宗其为高祖后者,五世而迁者也。故曰:“祖迁于上,宗易于下。”宗其为曾祖后者为曾祖宗。宗其为祖后者为祖宗。宗其为父后者为父宗。父宗以上至高祖,皆为小宗,以其转迁,别于大宗也。别子者,自以为其子孙。祖继别者,各自为宗。

——(汉)班固《白虎通义》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西周的主要继承原则,并说明西周的继承原则是建立在什么政治制度之上的?
(2)根据材料二中班固对宗法制度的解释及所学,说明“大宗”与“小宗”之间的关系。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西周政治的主要特点。
2021-01-06更新 | 20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推行了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李凤琴《西周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分封制之比较》

材料二   当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消解了贵族对血缘和宗法纽带的神秘感时,政治的危机就会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普遍进行变法活动,以图加强国家力量,同时中央集权也发展起来……那种宗法血缘与政治关系互补型的国家形态——分封制已失去了存在的根据,必须对此进行改革,使之向纯粹的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社会过渡。而郡县制正是顺应这种大趋势创造并选择的一种新的国家治理方法。

——摘引自王明德《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材料三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周初推行分封制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2020-12-21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印象夏朝》


及禹崩,虽授益……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史记·夏本纪》

材料二   《印象商朝》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尚书·汤誓》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诗经·商颂》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表记》

材料三   《印象西周》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四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一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译文:周文王,周武王分封的同姓子弟很多,然后他们的后代彼此疏远,相互攻击如同仇人一般,各个诸侯国更是相互攻击如同仇人一般,各个诸侯国更是相互侵略,连周天子都不能禁止。现在四海之内,仰仗陛下的神灵而获得统一,全国都划分为郡和县,对各位皇子及有功之臣,用国家征收的赋税重赏赐之,这样即可以非常容易的进行控制。使天下人对朝廷不坏异心,才是安定国家的方略。


请回答:
(1)从《印象夏朝》中可获得哪些信息?
(2)据材料二商朝的政治统治具有什么显著特征?
(3)材料三反映了西周的何种制度?在此种制度带来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并指出秦朝是如何破解的?
2020-12-0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西周的分封制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并概述分封制实行的意义。

材料二   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据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战国时期开始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
2020-11-20更新 | 26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新津为明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封邦建国”虽然以姬姓贵族为主,但是为了稳定大局,也分封一些异姓贵族…姬姓诸侯国的封国沿着殷周交通路线分布,大体与黄河流域主要农业生产区相吻合。异姓诸侯国封地集中在边远地区,控制东、北、南三方的戎狄蛮夷部落。周朝也分封了一些旁系姬姓贵族到较远地区,深入到原来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时期分封制的特点。

材料二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它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课考郡守,郡守课考县令长。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朝郡县制的主要内容。

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8 . 通过文物讲述历史是博物馆的一个重要功能。以下三件文物都来自大英博物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铜钟所传达的主要信息便是主人的权势,但同时它也能表现出主人的社会观与宇宙观。孔子曾多次谈及音乐,认为这是个人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也能帮助塑造一个国家。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让每个人都了解并接受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也许正是这种思想,让铜钟具有了哲学意义:经调试过的铜钟依次奏响,乐声丰富而和谐。

(中国铜钟:发现于中国陕西省,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400年。铜钟周身雕刻精美,能给人听觉与视觉双重享受。)

材料二


这套茶具中最与世无争的当数奶罐,但它也是社会与经济巨变的一部分.直到19世纪30年代,为了喝上牛奶,城市居民还得在城里养牛--这是19世纪生活中鲜为人知的一个方面。不过,通往城郊的铁路改变了这一状况,奶牛因此可以回归乡野。1853年,一篇……文章说道:随着西南铁路竣工,萨里地区开展了新贸易。那里办起了不少有二三十头奶牛的养殖场,将产出的牛奶送往滑铁卢终点站以供应伦敦市场。

(维多利亚早期茶具:来自英国斯塔福德郡,公元1840年至公元1845年。这是韦奇伍德工厂制造的茶壶、奶罐和糖罐三件套。)

材料三


1921年,也就是绘制瓷盘的那一年,苏维埃俄国迫切地需要向民众灌输一个信息--团结起来、怀抱希望……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认为,这种以瓷盘为代表的艺术形式向处于绝境中的民众传达了希望的力量:在绘制这个瓷盘的年代,几乎所有人都处于饥饿状态……人们不禁要问:“这个已经倒下的国家如何能康复?”……他们会说:“无论发生什么,我们仍在建设未来。我们要怀着无与伦比的信心迎接它。”

(俄国革命瓷盘: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绘制于公元1921年。盘中所绘远处红色工厂放射出的光芒驱散黑暗,近处红色工人手持铁锤跨过“资本”字样的荒地大步走来。)

——以上材料均摘自[英]尼尔·麦格雷戈《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铜钟依次奏响,乐声丰富而和谐”的社会内涵及孔子的教学目的。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与经济的巨变。结合所学,写出英国第一条商用铁路试车成功的年份,并说明当时交通运输业的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饥饿状态”的主要原因,并简述列宁在1921年前后围绕工业建设的“希望”和“信心”所做的实践与理论努力。
2020-12-20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即诸侯国)屏国。

——《左传》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1)材料二所述的是一种什么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一说明这一制度推行的目的。
(2)据上述材料概括诸侯有何义务?

材料三:



(3)材料三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弊端?

材料四: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主要特点。
2020-11-0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记》

材料二   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中国封建的等级制度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的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

——石培华《中国历史纵与横》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西周哪两种制度,其作用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根据材料三,概括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