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9 道试题
1 . 春秋中后期效力于卿大夫的家臣流动性增强,家臣“从一而终”、“不事贰君”的观念被打破,“臣一主二”之事更是屡见不鲜。这说明了
A.官僚政治开始形成B.宗法分封制的瓦解
C.百家争鸣局面形成D.儒学主流地位确立
2021-01-10更新 | 1242次组卷 | 28卷引用:陕西省延川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丁山先生在《宗法考源》中说:“宗法之起,不始周公制礼,盖兴于宗庙制度,……宗法者,辨先祖宗庙(指宗庙、墓地或神主的辈次排列)亲疏之法也。”而王国维先生指出:“殷以前无嫡庶之制”,“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宗法制在西周以前已经产生
B.嫡长子继承制是判断宗法制的依据
C.宗法制只存在于贵族阶层中
D.关于宗法制的起源考证存在着争议
2019-04-02更新 | 2021次组卷 | 26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9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此表反映了
内容
国家
六国秦国
墓葬等级序列多阶层、小间隔两极分化,国君墓与卿大夫墓规格落差巨大
城址等级序列国都以下逐级递减缺乏中小城市,国都之下直接为自然村落
货币形态和铭文多样化统一的“半两"钱
A.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了西周的分封制B.秦朝建立得益于商鞅变法的巨大成功
C.战国时分封制瓦解程度具有不平衡性D.东方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均较为落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左传》记载:如果宗子身死,“有母弟则立之:无则长立,年钧择贤,义钧则卜”,是春秋中期流行的一种补充的继承办法。这反映出,当时
A.制度发展以巩固宗族B.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C.墨家尚贤主张的传播D.贵族间不断发生内乱
2022-01-09更新 | 385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写道:周王将自己家族子弟、亲戚和功臣分派到外服地区做诸侯,由这些人所率领的氏族,混合被征服地区的土著氏族,组成新的族体,改变了过去外服全部由土著首领担任领导的格局。下列选项不属于周王举措影响的是(     
A.为以后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奠定基础B.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
C.解决了贵族权力继承上的矛盾D.推动了民族共同体观念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周极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一支6000人的队伍勤王。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因国内乱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说明
A.周王权威开始削弱B.宗法制度被破坏
C.贵族政治彻底瓦解D.分封制度受冲击
2021-02-19更新 | 797次组卷 | 90卷引用:2016-2017学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
2019-01-30更新 | 2361次组卷 | 137卷引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卷)
9 . 周武王灭商以后将神农氏、黄帝、帝尧、帝舜、大禹等古老氏族的后裔进行“褒封”,甚至连商纣王的儿子也被封,“以续殷祀”,而分封制度的真正实施则始于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这反映出西周初期的制度构建(     )
A.旨在重构国家治理体系B.摒弃了武装殖民的方式
C.推动了南北文化的交流D.确立了周王的专制权力
2015·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A.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C.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
2016-11-27更新 | 3188次组卷 | 61卷引用:陕西省蓝田县焦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