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诗言志,歌咏言”,唐人杜牧有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若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体现了他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
A.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历史人B.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能抵抗流言
C.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礼贤下士D.历史人物的真伪是很难明确的
2 .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该诗反映了奴隶社会何种社会制度 (       
A.分封制和井田制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和宗法制D.宗法制与井田制
3 .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维新后的西周政治
①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
②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权力
③周天子掌握诸侯之废立
④周公为天下唯一之大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诗·大雅·板》载:“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大宗:周王同姓的宗族。翰:栋梁。怀德:有好的德行。宗子:周王的嫡子。)以下对材料中“宗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拥有王位继承权B.在自己的领地内是大宗
C.政治上拥有特权D.要为周王镇守疆土
5 . “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摘自《左传》昭公七年)这段话反映中国古代制度的沿革,这种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度D.世袭制
2016-12-1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启东中学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6 . 明代冯梦龙有诗感叹说“春秋篡弑叹纷然,宋鲁杀君只隔年。列国若能辞贿赂,乱臣贼子岂安眠!”材料反映的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B.“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王室衰微,群雄逐鹿”
D.“公田不治”,“私田”发展
7 . 《诗•商颂•殷武》说:“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这说明商朝
A.实行分封制维护社会秩序
B.以宗法制维系国家政治统治
C.以武力、德政维护民族关系
D.稳定了与周边民族的联盟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