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022-07-08更新 | 6695次组卷 | 258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新兴贵族地主崛起。以卿大夫为代表的“私家”与“公室”的争斗愈演愈烈,其结果各诸侯国的“公室”程度不等地衰落下去,卿大夫逐渐掌握政权。这反映了
A.西周的分封制彻底崩溃B.政治体制与社会经济发生矛盾
C.诸侯争霸导致社会动荡D.礼崩乐坏局面推动社会的变革
2022-02-20更新 | 715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西周时期,周王分封了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诸侯国又产生了众多卿大夫的采邑,采邑又被分成无数大大小小的禄田。诸侯国、采邑(邑、关)、禄田(乡、亭)的名字转变成了“氏”,中国人的姓氏遍地开花。材料反映出
A.周王室注重强化宗法影响B.宗法制削弱了分封制影响
C.中国的姓氏起源于分封制D.分封制深刻影响姓氏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这说明西周时期
A.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B.各诸侯国维护周礼
C.宗法制度分崩离析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
2021-06-09更新 | 11401次组卷 | 87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2021-06-08更新 | 20991次组卷 | 16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育英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周诸侯国建立后,在分封的土地上也建立起与西周王畿相同的文化和政治制度,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这意味着
A.周天子加强了对诸侯国的直接统治B.西周实现了中央集权统治
C.诸侯国在自己王国的权力受到削弱D.分封制扩大周天子的影响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第二次是刘邦封建同姓和异姓王;第三次是晋武帝封建司马氏宗室;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出现这种现象是
A.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C.宗法制的影响D.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
2021-04-27更新 | 471次组卷 | 80卷引用:山西省运城中学、芮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8 . 如图是某学生在探究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时,所选用的四幅有关北京地区的古代行政区划图。按各地图所反映的朝代最早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尚书》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其中有“人无于水监(通“鉴”,意为镜鉴),当于民监”和“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的记载。由此可以看出
A.民本思想历史悠久B.小农经济的逐步发展
C.儒家思想影响深远D.“天人合一”学说盛行
2021-04-07更新 | 23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即周的宗盟,除了同姓外还有异姓,异姓列在同姓之后。异姓纳入周的宗盟
A.破坏了宗法制的原则B.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
C.丰富和发展了分封制D.有利于周王的集权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