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5 道试题
1 . 《左传》记载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祝佗追述西周分封称“伯禽集团与殷民六族在鲁,康叔集团与殷民七族在卫,唐叔集团与怀姓九宗在晋。他们又分别依靠各地土著居民作为劳役群体,组合成各地的封建国家。”据此可知,西周分封王族到重要地区(     
A.有利于推动文化的传播B.限制了受封诸侯的权力
C.使中国的疆域基本确定D.加速了王权与族权分离
2 . 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
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
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
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
2023-07-17更新 | 5951次组卷 | 36卷引用:2023年高考广东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周礼·地官·大司徒》记载,大司徒“以乡八刑纠万民”,“八刑”指的是“不孝之刑”“不睦之刑”“不姻之刑”“不弟之刑”“不任之刑”“不恤之刑”“造言之刑”“乱民之刑”。这说明西周时期(     
A.重视维护伦理秩序B.外儒内法理念初步形成
C.贯彻明德慎罚原则D.礼乐制的教化功能突出
4 . 据殷墟卜辞记载,历代商王都以天干为名号,如大乙(太祖子履,即商汤)、太甲(太宗子至)盛庚(圆耀子旬)、武丁(高宗子昭)、帝辛(纣王子寿)等。这一现象可能直接涉及到商代的(     
A.国家组织形式B.王位继承法
C.诸子分封次序D.内外服制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礼记》记载:“殷人称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和殷商相比,西周的治国理念特点是(     
A.突出人的作用B.强化神权色彩
C.注重道德治理D.依赖血缘纽带
2023-02-08更新 | 86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荆州市2018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先秦史籍中对周王朝部分政治事件的记载,这说明,周王朝(     
《周礼•司寇》国有大事,则集万民于王门。一日询国危,二日询国迁,三日询立君。
《左传•哀公元年》吴之入楚也,使人召陈怀公。怀公朝国人而问焉。曰:欲与楚者右,欲与吴者左。陈人从田,无田从党。
《国语》(周)厉王虐,国人谤王,王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A.最高王权未能实现绝对集中B.政权的贵族色彩较为浓厚
C.中央决策的民主化程度加深D.天子的行政大权日渐衰落
22-23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史记·夏本纪》记载:“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的不同记载客观上反映了(     
A.禅让制在传承中完善B.嫡长子继承制确立
C.世袭制形成的曲折性D.启开创奴隶制国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战国策》中记载:“禹传益,而以启任为吏。及老,而(禹)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天下。”这反映的是(     
A.禅让制的完善B.“家天下”局面的开启
C.分封制的形成D.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结合相关文献记载与示意图进行分析,据此可知,当时(     
A.神权至高无上B.皇权唯我独尊
C.世袭制开始取代禅让制D.承继名分制度尚未定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康叔被封于殷故地,唐叔被封于夏之故地,周公要求他们分别“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和“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据此可知,当时(     
A.诸侯缺乏对王室的向心力B.国家治理方式灵活务实
C.国家疆域得到了一定拓展D.全面推广夏商政治制度
2022-08-05更新 | 17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4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