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5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商周之际的中国文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是全方位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革命”。其意义,当然不仅仅是在王权易姓,还在于理性超越了信仰,引领了此后三千年的文明。材料反映了
A.分封制取代内外服制是历史的进步
B.西周的制度推动了各地的文化认同
C.西周制度文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礼乐制度确立使自然信仰逐渐衰亡
2018-06-22更新 | 1206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广东省中山市2018届高考考前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宗法制度是维系同姓的纽带的话,那么同姓不婚制则是其补充,大宗百世不迁,同姓百世不婚,这是维系周代举国上下紧密团结的两条纽带,不可或缺。"这表明,同姓不婚制的实行
A.促进了宗法制的形成B.扩大了周朝统治基础
C.消弭了大宗小宗矛盾D.削弱了周天子的权威
3 . 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骼上,然后让“贞人”进行占卜,预测事情吉凶。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具有民主色彩B.以血缘为纽带
C.权力高度集中D.神权王权结合
2020-11-03更新 | 639次组卷 | 78卷引用:新疆伊宁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周青铜器以礼器为主,纹饰以重环纹、波带纹、窃曲纹较为流行,种类不多,风格简洁朴素。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用途转向实用化,纹饰以抽象的几何纹为主,并出现宴乐、射猎、战争等装饰题材,呈现多样化的风格。这种变化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A.尚武风气成为主流B.青铜纹饰趋向生活化
C.政治秩序出现变革D.审美观念趋于感性化
6 . 春秋战国时期,无视“礼法”的各诸侯国比以往更加重视筑城,有学者认为当时出现了一场“大规模的筑城运动”。这一时期城邑数量之多,现于《春秋》《左传》《国语》者即达1016个,其中有“国”名为城邑之名者百余。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各诸侯国的统治者拥有空前集中的财富
B.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国家政治结构
C.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D.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公元前7世纪,齐晋两国均以“尊王攘夷”为旗号兴兵起事。齐桓公北击戎狄,援救燕国,助邢、卫复国;晋文公兴兵勤王,护遭狄人驱逐的周襄王还都复位,继而灭掉潞、甲氏等狄人小国。这些行为
A.加快华夏共同体的融合发展
B.属于周初分封国间的争权夺利
C.导致各地战火不断生灵涂炭
D.说明宗法分封制已经彻底瓦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西周时,受封者不仅始封时要经过极严格的手续,且新君继位后,还要“再受命”“再册命”,否则“这一世族和主室疏远了,必然会没落”。这说明西周(     
A.确立了贵族的世袭特权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地方人事权由中央掌握D.政治秩序需礼制维系
9 . 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       )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2019-08-13更新 | 738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3届陕西省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根据材料可知周代分封制
A.完全建立在同姓亲族基础之上B.分封的主要标准是德才兼备
C.异姓诸侯国受到排挤D.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2021-09-15更新 | 306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韩城市象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