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39 道试题
1 . 据文献记载,禹死后,“启即天子位”,“益(人名)干启位,启杀之”,又有“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这说明(     
A.嫡长子继承已成王位继承的定制B.夏启通过战争手段获得了王位
C.当时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变革D.大禹禅让于启引发了社会动荡
2024-01-1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2届高三11月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蕃篱,屏蔽周室。

——(唐)孔颖达

材料二   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

——《荀子》

材料三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四   “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左传·桓公二年》

(1)依据材料一,指出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周初能够被“封侯”的人的主次之别?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诸侯对周王应尽哪些义务?
(4)材料四体现了宗法制的目的是什么?请列举出一个今天与宗法制遗存有关的现象。
2023-12-18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指出,西周是以一个“小邦周”的身份灭了“大邦殷”的,武王面临着人多势众的殷遗民的严重威胁,在夜不能寐的情况下而采纳了周公提出的“使其各居其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政策而始行分封的。由此可见,周初分封制(     
A.深受儒家“仁政”理念的影响B.借鉴了商王朝统治的经验教训
C.实为收揽民心的安抚怀柔政策D.有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
2023-12-07更新 | 649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中学、南通市如东中学、宿迁市沭阳如东中学2021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周王将贵族连同他们的宗族分封到新征服的土地上,而不像商代那样在原部族居住地就地册封,这样各封国内逐渐融合成以地缘为基础的新族体。这就说明周初(     
A.宗法制趋向瓦解B.促进对周天子“天下共主”身份的认同
C.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淡化了血缘关系的政治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这一制度实际上是一种血缘认同制度,它规定了同一血亲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亲疏关系、嫡庶关系、等级关系、相对地位和世袭权力。据此可知,该“制度”是(       )
A.内外服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
6 . 殷人重母统,太子死立弟不立嫡孙,周道尊尊,周人重父统,重直系轻旁系重子而轻兄弟,太子死立嫡孙不立弟。这反映出从殷商到西周(     
A.王位继承由“传贤”到“传子”B.血缘关系的纽带作用渐趋弱化
C.以母统为重到父统为重的转变D.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愈加明显

7 .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外服是商族以外的方国,有很大的自主权,甚至还经常与商族处于战争状态。武王伐纣后,西周实行分封制,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     

A.保障了对地方权力的制衡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加强了君主专制
2023-03-07更新 | 1690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礼记》记载:“殷人称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和殷商相比,西周的治国理念特点是(     
A.突出人的作用B.强化神权色彩
C.注重道德治理D.依赖血缘纽带
2023-02-08更新 | 86次组卷 | 17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政治史-考点01先秦政治制度
9 . 商代方国臣民为各地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西周以后,诸侯及贵族所有的臣民在名义上也都逐渐属于周王所有,这一变动(     
A.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B.确立起君主专制制度
C.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D.利于加强地方的管理
10 . 国家是文明社会形成的重要标志,国家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备受关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早期国家,指的是一种不成熟的国家状态。具体到中国而言,早期国家大致为夏、商、西周时期。当时,虽然出现了以王室为代表的公共权力,但社会组织中的地域关系尚不成熟,还无法取代血缘关系的影响。因此,血缘关系的瓦解是早期国家向成熟地域国家转型的关键。

一—摘编自黄明磊《族群迁徙推动中国早期国家转型》

材料二   隋唐时期,国家扩大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一个巨型国家要正常运转、长久维系且有效率,没有制度的保障是无法想象的。唐朝是中国古代王朝国家制度建设的典范。制度的完备对唐朝国家和社会的运作,尤其是促使唐朝走向强盛具有重要作用。唐朝崛起于东亚,制度的健全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摘编自李鸿宾等《中国通史大师课》

材料三   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要素。1940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清晰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新型民族国家理念。1949101日,随着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建立,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理想从文本走向现实。

——摘编自石培玲《抗战时期的现代国家观与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思想基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是如何进行国家制度建设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