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武王克商之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此举
①稳定了西周当时的政治秩序   ②构成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
③实现了周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   ④传播了周文化的形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 . 史学家吕思勉论及古代政制时说,古代“交通不便,一山一水之隔,其人即不相往来”,故此,强大之国往往“封邦建国”。在此他论述的是
A.封建制度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D.礼乐制度
3 . 教育部要求各级学校春节期间组织学生参与“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中华民族这种重视血缘亲情的文化传统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郡县制B.分封制C.宗法制D.内外服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且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于是天下之国,大都王之兄弟、甥舅,而诸国之间,亦皆有兄弟、甥舅之亲。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材料主要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血亲关系维系政权B.神权王权相互结合
C.依靠婚姻束缚诸侯D.中央集权尚未形成
5 . 据史料记载:“玉人之事: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谓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五寸,谓之躬圭,伯守之”。这说明西周
A.血缘纽带关系弱化B.西周王权高度集中
C.分封制度等级森严D.宗法制度受到挑战
6 . 西周推行君主与众卿共同商议大事的朝议制,君主与自由民(主要是与贵族)共商的问题有三类:“一日询国危,二日询国迁,三日询立君”,皆涉及国政根本。可见,当时
A.保留了原始民主遗风B.周王权威地位尚未巩固
C.王位世袭制岌岌可危D.中央无力控制地方势力
2022-01-14更新 | 312次组卷 | 1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高考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论及周王朝的统治模式,有学者指出,周王是家族中嫡长子一脉的首领,代表整个家族祭祀上天;诸侯国君主的排序反映了他们与周王嫡长子一脉的亲疏关系。下列选项中,对这一“统治模式”解读正确的是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12更新 | 6204次组卷 | 42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兵团第十一师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线上测试历史试题
8 . 平定武庚之乱后,周公一方面把殷商遗民这类“比较危险”的群体拆散到各地去,另一方面把嫡系姬姓贵族可靠的成员,如文王武王、周公兄弟的后人分封到各地。周公的这一做法有助于
A.打破贵族的世卿世禄特权B.巩固血缘宗法关系的基础
C.摆脱神权对王权政治控制D.扩大周朝政治势力的影响
9 . 中央和地方管理制度的不断创新,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西汉政权建立后,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大力放宽政策,轻田租促农业。政治上,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体制,进一步确立了郡县制的主体地位,汉武帝时创立和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

——摘编自杜庆余《论国家制度建设与汉代兴衰的关系》

唐太宗全面革除隋朝弊政,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均田制,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度,后来进一步形成了成熟的政事堂制度。发展科举制度,健全府兵制,强化监察机构。

——摘编自任士英《盛唐气象》

材料三 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别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地理界限来确定,客观上容易被地方长官当作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这样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岭北、辽阳、甘肃等行省的设置,以廪养或防范萦古请王为主要使命。陕西、四川、云南、河南四省的设置,则以军事襟要的镇遏控制为重心。江浙、湖广、江西三省,大抵以镇压新征服区域和搜刮财赋为基本宗旨。各行省的财赋支用权在成宗以后被规定在一千锭以下,司法方面,行省不得擅行诛杀,各地成兵布置、调也始终由朝廷直接掌握。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四 自从清王朝入主中原以来,政府创新地方管理体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与治理,使西藏地区长期保持社会稳定,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说明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杨韩《清朝前期对西藏的治理及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直接原因,并指出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汉初和唐初制度建设的共同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代行省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简述行省制的历史作用。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政府管理西藏的主要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