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西周统治者把主畿以外的广阔地域分封给贵族或功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随之而来,如何约束诸侯等社会管理层,便成为西周朝廷面临的关键问题。西周的解决方案是以宗法制来维系分封制,通过宗族认同以培育政治认同。这说明西周政治的基本特征是
A.君主的权力受到一定制约B.地方管理集中化
C.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结合D.行政机构官僚化
2 . “齐鲁大地”常常被当作山东的代称,这种称谓源自于
A.大汶口文化B.西周分封C.甲骨文记载D.古代地名
3 . 如图“畿服图”是商朝的内外服制。有的学者称之为“方国联盟”。内服为王畿之地,系商朝直接控制的国家中心地区,外服是指商王畿以外的土地,外服职宫有侯、甸、男等。这些侯的担任者多为商周圆方国的首领。他们一方面臣服于商接受商王予的封号另一方面是土著国家的首领。但是,各诸侯国、方国的官吏,不是由商王任免的。诸侯国要担负纳贡、服役、戍边或随王出征等义务。商王对周边地区的统治是相当松散的,周边诸侯对商王时叛时服。这表明
A.实现了对方国的直接控制B.解决统治者内部的权力分配问题
C.形成了家国一体的局面D.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集权
5 . 周代对国君的亲属关系做出诸多限制,要求国君的族人与兄弟不能以亲情之原则对待国君。此外,周代还强调“不以家事辞王事,以王事辞家事”。这些观念
A.表明家与国的一体同构B.说明君主专制已经建立
C.注重维护公共政治秩序D.反映血缘关系逐渐弱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
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
2021-08-31更新 | 304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史载文王“以受命始造周国,故天下君之。其子孙适(嫡)为天子,庶为诸侯,皆百世”。如缺嫡其补充制度是“无适(嫡)则择立长,年钧(均)以德……王不立爱,公卿无私”。文中西周得以“百世”传承所实施的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嫡长子继承制
8 . 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同祖同宗”“认祖归宗”、“寻根问祖”、“叶落归根”等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与之渊源对应正确的是
A.世卿世禄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
10 . 分封制使人口从中心地带向周边地区迁移的同时,也把文化扩散到周边地区,天下共主、天下同源观念加强。这就使得不管天下怎么分裂,人们都认为分裂只是暂时的,最终还是要回到统一上。这体现了
A.人口迁移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B.文化认同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
C.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战国分裂动荡
D.礼乐制度推动中国走向大一统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