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周时期,祭祀活动具有明确规范。如: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境内的名山大川之神,大夫祭五祀(门、户、井、灶、中溜)等。这表明西周
A.礼仪秩序体现出混乱局面B.宗教仪式盛行
C.祭礼活动具有政治等级性D.拜神观念削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西周汲取前朝灭亡教训,提出“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其中“德”包括敬天、敬宗、保民三方面,尤其要“怀保小民”。这反映出西周(       
A.统治思想的理性色彩增强B.注重对小农经济的保护
C.利用宗法制维护民众利益D.仁政思想受到高度重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殷商后期,针对纣王收容逃亡奴隶的政策,周部族首领采取了搜捕后交还原主的做法,还针对殷商“罪人以族”的政策提出了治罪止于本人的刑罚原则。周部族的这些举措
A.加强了对诸侯的管控B.减轻了商纣王对周的防范
C.彰显了儒家民本思想D.扩大了自身的政治影响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周晚期,某青铜铭文记载,官员牧牛状告他的上司侵吞他5个奴隶,司法官员伯扬父认为牧牛不应当控告自己的上级,最终判决牧牛罚铜三百爰并鞭五百下。这一记载反映了当时
A.奴隶制度遭到破坏B.贵族体制得到确立
C.礼乐制度面临冲击D.司法体制出现漏洞
6 . “如果把夏商时代的方国联盟比喻为一堆相互间没有太多联系的马铃薯的话,那么周代的封邦建国则是一只装满马铃薯的大口袋,它使松散的马铃薯有了较多的接触和联系。”这一比喻说明周代的封邦建国
A.具有地方分治的特征B.实现了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C.加强了对地方的管控D.促使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
2022-01-17更新 | 326次组卷 | 25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第一中学、莆田第二中学、莆田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关于下列示意图所反映的史实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都体现了专制集权政治体制B.都属于中古时期的文明成就
C.都容易造成分裂割据的局面D.都是出现于亚洲的等级制度
8 . 史载文王“以受命始造周国,故天下君之。其子孙适(嫡)为天子,庶为诸侯,皆百世”。如缺嫡其补充制度是“无适(嫡)则择立长,年钧(均)以德……王不立爱,公卿无私”。文中西周得以“百世”传承所实施的制度是
A.分封制B.井田制C.礼乐制D.嫡长子继承制
9 .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之所以说是历史的进步,是因为(  )
A.使统治者的继承制度更加公平B.能让最优秀的人执政
C.进一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D.是家国情怀的体现
10 . “(西周)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材料表明周朝(     
A.强化血缘联系B.加强中央集权
C.实行封邦建国D.推行礼乐教化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