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商朝时期,虽然其统治区域很大,但是方国、部落遍布全国,时而臣服,时而反叛,连年征伐,人民困苦不堪。而商王对于臣服的一些方国、部落,虽采取了加封侯、伯等封号的做法,但始终没有形成完整的制度。这一史料主要用来论证
A.商王控制范围有限B.分封制形成的背景
C.嫡子继承制的滥觞D.中央集权的必要性
2 . 孔子曰:“夏尚忠,商尚鬼,周尚文。”现存于世的商代甲骨文大多是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的卜辞。这表明早期中国社会
A.带有浓郁神权色彩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层层分封等级森严D.最高权力尚未集中
2020-12-30更新 | 229次组卷 | 36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博雅培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2020-07-08更新 | 18807次组卷 | 21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
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
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
2020-07-08更新 | 13836次组卷 | 97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三代有卜、巫、史等,他们即使神权的掌握者,又是重要的国家官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按照血缘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力B.形成内外相辅的政治体制
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D.国家和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2022-03-15更新 | 484次组卷 | 154卷引用:福建省部分达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从商周时起,越人就有以原始瓷器随葬的传统。战国时期百越贵族墓中出土了大量仿青铜礼器的原始瓷器,少有青铜礼器出土。这一现象说明
A.礼崩乐坏影响社会习俗的变迁B.中原文化向周边地区的传播交融
C.战争频仍导致青铜器功能转变D.手工业官营不利于生产技术改进
7 . 《荀子・儒效》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姬姓封地多在今关中地区和今黄河中下游一带。这说明
A.西周的分封对象比较单一B.西周主要依靠同姓诸侯拱卫
C.姬姓诸侯完全集中核心区D.西周诸侯拱卫王室作用相同
8 . 下表是关于先秦时期天命观念的一些历史叙述,据此能够反映出
主要记述引文出处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礼记表记》
“天裴忱辞,其考我民。”《尚书大诰》
“夫民,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左传》
A.敬天保民的民本思想已萌发B.古代神权和王权的紧密结合
C.天命神权下人文精神的发展D.古人对天的认知己趋于理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在先秦的地名来历中,因方国、部族对口有地名的沿袭而出现过“异地同名”的现象。如西周懿王曾一度都于犬丘(今甘肃天水境内),后来的卫国和宋国均有地名犬丘。秦先祖非子居地远在陇西,却也把其居住地命名为火丘。这些史实表明,探寻“异地同名”现象有助于了解
A.自然环境的演变B.朝代更迭的状况
C.疆土扩展的情形D.移民迁徙的过程
2020-03-30更新 | 736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铭选中学、泉州市第九中学、南安市侨光中学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夏商周时期生产力落后,人们信仰神灵,而统治者为巩固王权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结为天意,以得到民心。这说明当时(     
A.王权统治较为稳定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政权更迭较为频繁D.各项制度尚不健全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